老舍、叶圣陶、朱熹8位大师他们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最近有没有读书?是不是平时读书的时候在方法上有一些小困惑:不知道怎么选书?读书总是读不进去?好不容易读完了却收效甚微?其实你可能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读书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向大师们请教,看看他们对于读书的态度以及他们是如何选书读书的。

01林语堂

读书是一种艺术

好的读物能带给你思考,单纯描述事物的书只能叫说明书。人读书不能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要纯粹地当成一种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地体味书中的意境。读书的艺术在于以书养人,书读得多了,人就自然有了风味,有了良好的谈吐,读书要得到书中的“味”。

读书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义务

毕淑敏02

选书三诀

“如果使用得好,书是最好的东西;如果滥用了,书就是最坏的东西。”毕淑敏老师的选书三诀:一是不看最新的书;二是不相信报纸杂志上的书评;三是自己要有一个读书黑名单。

毕淑敏:我是怎么选书的

03叶圣陶

读书不盲从,学以致用

叶先生倡导年轻人应该用批判的态度读书,要让读书为你所用,而不让自己去做读书的奴隶。书是人类经验的仓库,一个人不能尽读所有的书,只能把自己需用的一部分读了。

不读死书,带着脑子以辩证的思维去学习,并有选择性地借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叶圣陶:读书有三种态度,关键要把握好两点

老舍04

让读书变得有趣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阅读万里挑一”。老舍先生的5个小方法让读书变得有趣。第一:“我读书没系统”;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第五:“哼,算了吧”。

老舍:如何有趣地读书,我有5个简单的小方法

05吴小如

多读熟读细读

所谓多读,就是不要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性书籍,很多的东西都有着共同的特性,灵感的来源往往不是自己的专业。

所谓熟读,熟并不是要熟到倒背如流某一本书,而是读书后能收获一些习惯性的东西,比如表达或者文风等。

所谓细读,就是反复钻研,对于自己喜欢的内容, 自然要多多思考,多去学习。

吴小如:如何培养读书习惯?多读熟读细读

蔡元培06

读书四诀——“宏、约、深、美”

蔡元培先生讲到了他读书的“四诀”和两个“不得法”。在学习他四决的同时,也来总结一下你自己读书的“不得法”吧。

“宏、约、深、美”四决中,是以“宏”为基础,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吸收各家之所长,视为基础。“约”为精通,在博览群书后,找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或专业,进行研究。而精通某种领域或专业后,又要去创造、改变和完善,那么则进入了“深”。而“美”则是“深”的升华。

蔡元培: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

07陈寅恪

为自由的思想而读

陈寅恪先生读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你读书是为什么呢?先来学一学他的方法,看他是如何为了自由的思想而读。

读“老书”,读“原典”。“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其余的书都是在这些书的基础上互为引述参照而已。

圈圈点点,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随手在书上写上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加深理解,又可以记录灵感。

不惟书,敢怀疑。读书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要经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加以确认。

陈寅恪的读书方法

朱熹08

“二十四字”阅读法

让我们从朱熹如同诗一般的读书法中找寻真谛。

循序渐进: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

熟读精思:深刻理解圣贤文章中有关理性的真谛。

虚心涵泳:读书必须有虚心的态度。

切己体察: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

著紧用力:读一本书时,一定要抓紧时间,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居敬持志:要立定学圣贤之道、修身复性的志向。

朱熹“二十四字”阅读法

学习了几位大师的读书方法之后,你有没有融会贯通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呢?爱读书的你如果也有一些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快来留言区分享你的见解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阿姐,节日快乐!微信显示毛毛发来的红包,我感觉奇怪,今天不是我的生日,也不是什么特别的节日啊。 看了日历,才...
    路痴蓝田田阅读 3,465评论 0 1
  • 这是矜持365日写作计划第90天的内容 志愿者日记 7.19 大雨 今天我在课上不小心发脾气了,不是故意的,是...
    春天在碗里阅读 2,498评论 0 1
  • 炎炎夏日暑难当,绿绿草坪酷见长。 酣畅淋漓一场球,推心置腹一杯酒。
    堯_212a阅读 1,20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