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对喝酒这件事,憎恨至极。
一直以来,爸爸喜欢酗酒,没有家暴,但是喜欢拉着我训话,有的没的,一大堆,张狂,倔强,这些让我幼小的心灵过早的感知这世界的残忍与悲情。我喜欢不喝酒时的爸爸,严厉却也温和。
大概是在结婚以后爱上喝酒的吧,这两年更为爱好。
以前只喝啤酒或者葡萄酒,毕竟有着遗传基因在那里,加上爸爸的影响,说滴酒不沾也是假话。也尝试过白的,只是觉得辛辣无比,难以入喉。但是婚后,慢慢的,慢慢的,竟然有点喜欢那种辛辣上头的感觉。
白酒入杯,不似啤酒那般轰轰烈烈,也不是红酒那般香甜四溢,它就是很清澈,很清凉,没什么大的动作,不显山不露水,却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端起酒杯,或轻咪一口,唇齿留香,或一饮而尽,回味无穷。要怎样形容这一种感觉呢?对于不沾酒的人来说,难以下咽,对于喝酒的人来说,这无异于琼脂蜜露。
前年老公为自己泡了一壶杨梅酒,哪知后来买来车,不宜饮酒,便便宜了我。每次晚上点外卖吃烧烤的时候,我都要来上一杯,配着烧烤,滋味无穷。还挺享受那种晕晕乎乎的滋味。
今年春节又因为在饭桌了端了酒杯,被亲戚逼着喝了两次,一次喝晕了,一次快醉了,却也并没有觉得反感。
我开始慢慢理解爸爸的酗酒,借酒浇愁。
世人都说“借酒消愁愁更愁”,我以前总是劝慰爸爸,一醉解不了千愁,只会让身边的人担心难过,而等自己清醒过来,没有解决的事情,依然在那里等候。
现在却也明白,打着借酒浇愁的幌子的,其实无非是想短暂的逃离一下,放纵一下。在我们心里其实早已知道,很多事情其实就是无解。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理解,是宽慰,是被爱,是在乎,才不是醉酒之后狂妄的宣称【我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
那这些平时不能表达吗?不能沟通吗?当然是可以的。只是,或许无人可以言说,或许心里清楚,说了又能怎样?别人知道了又能怎样?还不是给不了么。那又何必让自己一丝不挂的站在另一个人面前,让人看笑话?让人同情?大可不必。
有人说,长大以后才知道,被爱和喝酒是变为小孩的唯二合法途径。被爱是要他人给的,喝酒却是可以自给自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