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象:
最近几天朋友圈疯传一篇文章《疯狂的黄庄》,不是一般的疯传,疯传到惊动高层,多家机构停业整顿,审查超纲教材。其实这样的文章隔不几天就能看到,说明我也在被“裹挟”的边缘,只是娃还小,还有思量的时间和机会,“从众压力”的魅影无时不在。
《疯狂的黄庄》写到:每到周末,海淀剧院门口的知春路总会堵车,拥堵最严重的是银网中心。曾经的IT聚集地已经演变成课外机构的大本营,这里驻扎这新东方、学而思、高思、杰睿等数十家机构,上百间教室。一个孩子就算不去公立校,也可以在这里完成K12阶段的全部课程,甚至包括留学申请[1]。
“海淀超前学的浓度是最高的。”从业多年的机构名师这样说。甚至面对激烈的竞争,机构的常规课程已经不能给家长带来安全感,他们选择了自己组班,俗称“攒班”。中关村某小附近的小区里已经没有几乎居民,取而代之的是名师辅导班的小小创业机构。
这又让我想到前一阵与妈妈们讨论的关于竞争的话题。国庆节后的一天,儿子该轮到去英语机构上课了。节前已经安排并适应了一周三天幼儿园两天英语机构,他还挺喜欢去。但是这一天突然不愿意去了,原因是:读书的本数没有别的小朋友多。哭、闹,就是不肯穿衣服,我着急上班,只好拿出他读的书和其他小朋友的书比较,你读一本《Harold’s Fairy Tail》顶别的小朋友好几本牛津树2呢,别的小朋友读的本数多,你读的本数少,但是故事长、难。我们没必要比本数,我们跟自己比坚持,比自己有没有进步。小屁孩这才开心地起身走了。
后来,我将这事与妈妈们讨论,有两种观点最典型。一种是,认为应该加强抗挫折能力,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努力超过别的小朋友。另一种认为一开始就灌输只跟自己比会没有竞争意识。而我觉得如果总是跟别人比,总有一天孩子会发现总有一些人他怎么也比不过,不利于他的“幸福感”。请教了一位老师,她则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对自己有了信心,凡事能够坚持,自然有了竞争力,哪里需要专门跟孩子强调一定要比谁强!”
不过我的立场不够坚定,看到有的小朋友有强烈的胜负心,那种在胜负心下做出努力的孩子的确令人羡慕,而那家长还真能刺激出孩子的胜负心。我心里百般纠结,带着疑惑听《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课,我想要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看待竞争,如何让孩子具有自发的内驱力去持续努力,也就是“坚毅”的品质。
2.分析:
社会心理学讲从众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想被群体接纳和免遭拒绝,另一种是获得重要信息。莫顿.多伊奇和哈罗德.杰勒德把这两种可能性命名为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2]。“超前学”“拼娃”“鸡娃”“疯狂的黄庄妈妈”现象应该属于第二种,信息从众。
“前面看戏的观众都站了起来,那后面坐着的观众也不能老老实实地坐着了”——这就是剧场效应,成绩好的学生补习,力争上“早培”“早早培”,成绩中游的学生想通过补习力争上游,成绩不行的更加得补补了。
当现实较为模糊时,正如光点似动情境中的被试者那样,其他人可能就会成为有价值的信息来源[3]。这恰恰对应了教育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时至今日,我认为教育不光是技术,还是艺术、是哲学。陶行知言: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得,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心心相印的活动”当然是比较模糊的,但是名师、辅导班、超前学取得的优势是确定的。谁家小孩三年级就上四年级奥数,谁家小孩二年级英语词汇量7000。当遇到难以决策的任务时,从众程度比较大,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教育孩子的策略是正确的,这些信息就可能造成巨大的影响力。
也有一部分家长对这种从众影响有意识,产生逆反心理,抵制焦虑的传播,立场是:我就让我的孩子拥有快乐童年,快乐玩耍,啥都不学。不过放任不管的后果是等到发现孩子跟不上时,猛起追赶,鸡飞狗跳,俗称“诈尸式”家长。
3.见解、建议
我个人对于“疯狂的黄庄妈妈”和“诈尸式”家长都是不认同的。黄庄妈妈们这种耗竭式的学习可以维持多久呢?见到一些案例,其中一个小男孩在四年级下学期突然发现奥数跟不上了,老师建议降班,但是家长不甘心。班课、攒课、一对一上了一大堆,学费花了不少,终于把题刷通了,考到了黄庄读中学。可是到了中学之后经常考二三十分。其实是故意报复家长,报复老师。一学期下来之后就真的什么都不会了[1]。甚至在微信群中看到传言说一小男孩
华东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特聘督导陈默的观点一针见血:过去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在于外部环境隐私,现在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高竞争感和高孤独感。她说,2000年以后,来做儿童心理咨询的案例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4]
我们大人多受于现实的逼仄,觉得要是能一直竞争过别人,把人踩在脚底下,才能在这个社会取得不错的位置,才能生存下去。
不过万维钢提出一个“食物链、智识链、幸福链”的理论,我觉得颇有道理[5]。其实催发人们焦虑的社会阶层理论就是一个食物链的排名。现在这个时代,如果不是欲求特别大,在食物链上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自由度。“智识链”和“幸福链”更值得追求。如果家长还在向低龄的孩子过分强调竞争可能还没有认识到时代的变化。
陈忻在《养育的选择》指出:从小独占鳌头,不一定有竞争力。一个社会,一个公司乃至一个小项目,要顺利地运转下去,需要团队合作,并提出三点实战tip[6]。
Tip1:鼓励孩子自己跟自己比较,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Tip2:让孩子学会面对现实,正确认识自己,最终解决问题疏导情绪。
Tip3: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事实上,幼儿时代看起来不重视“竞争”的教育,孩子将来的竞争力反而更强;从幼儿时期起,就培养团队合作、与人交往、情绪调节等能力,不可偏废。
还有现在很多家长的思维误区在于,把很多非对抗性问题看成对抗性问题,似乎只有学习一条人生道路。事实上是,有的孩子学习好,有的孩子学习不好,那可能他的智力优势不在学习上,而是在其它领域。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为了突破传统智商的单一性,创建了八项多元智能理论,本意是告知父母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突出方面,不一定都体现在“数理逻辑”和“语言”这两项上。然而,当这个理论传播到中国时,得到的反应却让加德纳始料未及。中国的父母们说,原来一个人要全面发展,有八项考核指标,那我得看看怎样让我的孩子在这八项上都达标[7],却忘了“术业有专攻”。多元智能理论到了中国变成了全面发展理论。
网络科学家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11月6日刚出的一本新书,叫《成功公式》,其中使用扎实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重点高中并不重要。事实上,那些以一分之差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最后考大学时的录取情况,没有任何区别。也许不是好学校成就了好学生,而是好学生成就了好学校。别人以为是天大的差距,如果你有通天的见识,也许就能淡然处之。这里的“通天见识”,万维钢定义为“当前科学理解”[8]。
我之所以来中科院心理所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就是为了增长“见识”,学习“当前科学理解”。我希望我“佛系”育儿不是盲目淡定,“鸡娃”也不是疯狂瞎“鸡”。我想摸清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发掘孩子的优势智能,道法自然,顺势而为,真正的不知疲倦的心流式的学习能够补充能量。
从众并不是全坏,也不是全好。作为个体,我们需要平衡自己的独立性需要和依恋需要,私密性和公共性,个体性和社会同一性[9]。听上去挺像中庸之道,然而中庸之道并不全坏,要行好“中庸之道”却也不容易呢。菲茨杰拉德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10]。
[1]《疯狂的黄庄妈妈》链接
[2]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8版),P172
[3]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8版),P173
[4]《专访陈默:为什么现在儿童心理问题成几何级增长?》链接
[5]万维钢,《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P43
[6] 陈忻,《养育的选择》,P197
[7]苏菲老师的演讲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5PBq1Jf38vEUlKpWNJzWQ
[8]万维钢的得到专栏《精英日课》第3期,发刊词
[9]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8版),P178
[10] 万维钢,《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