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是一篇序言,一本我参与了五年并即将出版的书的序言,标题是我自己加的。实际上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一篇专家级的读后感,这一篇不到四千字的文章为我们回顾了宁波城一千多年的演变历程,即便单独拿出来,也颇具可读性。谨以此文,致敬为名城宁波做出努力的前辈们,致敬五年来为这本书付出心血的每一位同仁。
正文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精神和智慧向物质环境连续转化的表现所在。城市个性的形成,来自于时间,根植于生存在这片区域之上人们的长期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对于一个城市个性的阅读,需要将区域史和文化史有机结合加以研究,这是一种包括自然、文化以及人和这两者之间的多维关系的揭示。
文字作为文化的一种描述工具,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恰恰是这种基础的作用,又抑制了人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时间纵深感。因为文化特色的形成,天然不具固定性且表现方式无穷无尽——长久以来,对于一个城市个性乃至一个区域个性的阅读者们来说,似乎忘记了我们还具有一种更全面、更直观,也更鲜活的阅读方式——读图,或者儿时记忆里的叫法——看图说话。
正如哲人所说: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城市是时间的产物,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民风民俗等都在城市空间留下印记。历史图典,包括地图、照片、碑记、考古资料、志书碑传、建筑图录等,是回溯和展望城市历史文化瑰宝的路线图,层层叠叠,描述城市的年轮。
“读图”使挣脱出文字的桎梏成为可能。虽然在研究方法上,大致有侧重于区域个性的综合“宏观”分析,也有侧重于具体特征及生活、生存特有方式的“微观”探究。图典的好处,其一方面集成了自古至今的图像记录,从“中时段”时间角度,向阅读者提供一种观察城市与社会形态发展变迁及相互关系的独特视角;另一方面集成了大量反映“短时段”的具体“历史事实”的各种图像信息,通过历史的纵向比较和地域的横向比较,使人们了解这个城市和地区的个性特征。若更配以志书等其他文献记录,则可作更多探究和发现,品味出更多的趣味来。
宁波现存最早地图之一的南宋宝庆《四明志》图,距今近800年,相较于今天的城市地图,在精度和信息量上自不必过多奢求,但古地图“择其精要”的画法,却好似“儿童画”,恰恰更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意趣所在,透露出宁波城市自古以来的本色特质。有研究者曾概括宁波历史城市的三大特性——千年府城、江南水乡、东南港埠。这种看法在宝庆《四明志》图及其后历代地图上,似乎也存有佐证。
从宝庆《四明志》庆元府境图纵览宁波,最突出的是一座座山峦和一层层海浪。庆元府下辖鄞县、奉化县、慈溪县、定海县、昌国县和象山县,除奉化县位于群山之中,其余都为江河海洋包围,可见庆元府从一开始就被国家赋予护卫海洋边境的重责。故此,虽同为江南水乡,宁波却与苏南的平原型水乡有极大的不同:一方面,山、海之间冲积平原的灌溉和饮用水皆从周围群山之中而来;另一方面,又承担着海疆要塞和对外口岸的职能。宁波的城市个性或许也因此相较少了江、湖的柔和,却平添了山、海的坚韧和开阔。
当我们按时间轴去比较宋、明、清、民国时期的历史地图,以及分别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21世纪初拍摄的三江口地区影像图,能够清楚地看到社会历史变迁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巨大影响。反过来,这也启示人们当顺应时代大势作现世的安排。
以唐长庆元年(821)筑子城、民国九年(1920)开始拆城墙、1987年国务院批复宁波实行计划单列、21世纪初跳出老城拓建新城等几个历史节点为标志,宁波三江口老城区发展,大致经历了前城市时期、古代城市时期、近现代城市时期、当代快速城市化时期和正在经历中的城市化新阶段。
关于前城市时期的宁波,虽然史料记载非常有限,但已有的研究表明:在经过长期的拓植之后,至唐开元二十六年(738)从越州管辖析出,单独设置“明州”,该地区已经完成了城市发展所必需的初始人口聚集和经济基础建设,具备了建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条件。而宁波作为日本遣唐使的登陆地之一,国际港口城市的基因也早在建城之初种下。
古代城市时期,历时千余年,宁波几乎一直在唐罗城范围内发展。宝庆《四明志》罗城图描绘了南宋时期庆元府府城的基本格局。总体上依循“子罗双城,丁字轴线”的典型唐城格局规制,子城居中部偏北,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对位布局。同时因地形条件,尤其是因日、月湖水系关系,城南区域的河网道路布局相当灵活自由。此后,虽几经战乱和历代发展,除了城门位置、数量先后有些变化,城内道路河网更加丰满,城市的总体格局、规模均没有发生太多实质性变化。
直至1844年,宁波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正式开埠,江北岸成为外国侨民居留地,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迅速波及千年古城。民国三年(1914)的《最新宁波城厢图》,当是宁波从古代城市步入近现代之际城市状况最直观的写照。城墙尚在,码头、水泥马路、铁路等新市政设施,以及领馆、教堂、洋行、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开始出现,地图绘制精度与现代地图也已非常接近,一种全新的气象扑面而来。
民国二十五年(1936)《鄞县通志》的《鄞县城厢图》中,城墙已完全为环城马路替代。《鄞县通志·隳城始末》生动记载了隳城的原委——古城与开埠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已难以调和。伴随隳城,古城迎来了一轮市政改造建设高潮,史称“鄞县建设十年”,包括造灵桥、修天一阁以及大规模填河筑路及拉电线等。民国鄞县政府建设科工程师王之祥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组反映当时市政建设情景的珍贵照片。总的来看,这次改造是因应当时经济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的适应性改造。
此后,一直至改革开放前,宁波城市建设几近停滞。从摄于20世纪60年代的影像图看,除姚江改道和铁路南站建设外,城区范围与民国《鄞县城厢图》几乎没有变化。改革开放使宁波再次蓄积起一股强大的发展力量,1987年城市计划单列更是直接把宁波送上了城市化发展的快车道。
1986年,宁波作为传统风貌型、地方特色型和特殊职能型相结合的城市,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时的摄像者可能没有意识到,1987年的城区影像图,记录的是这座古城在经历更巨大改变前的最后的完整风貌。彼时宁波城依然局限于三江口地区,但城市边界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紧紧包裹着老城,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新的城市空间肌理:大型工厂仓库、新式住宅小区,以及老城中心零星出现的现代建筑的身影。
回看1914年《最新宁波城厢图》和1987年城区影像图,都有一种挣脱欲出的感觉。古城已不堪新一轮城市经济社会大发展的重任,宁波城面临这样一种选择:要么自我革命,要么另辟新城。
转变和争议是一对孪生兄弟。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东扩计划无疾而终,宁波拉开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序幕。2002年城区影像图显示,由鳞次栉比的传统建筑屋顶、巷弄构成的紧密细致的老城不见了,代之以新的住宅小区、商业广场、城市公园和更宽的马路,只有在月湖西面等一些地方还散落着一些零星的老城肌理斑块。明州这座古城,转而以一种“隐秘符号”的方式存留下来:三江和护城河还在,环城路提示着以前的城墙位置,鼓楼曾是子城的南门,弯曲的街道是从前的河流……而那些还留存着老城最真实气息和记忆的斑块,因其不可再有而弥足珍贵,被赋予历史文化街区的名号而受到保护。如果再与今天的城市影像图比照,30年前以现代城市肌理呈现的很大一部分地区,特别是近现代的工业区、港口码头区也已消失,同时消失的是人民对城市的另一段记忆。
较于文字阐述的挂一漏万,地图影像的呈示,更直击我们去理解名城保护的意义,包括近些年兴起的工业遗产保护。那些受保护的街区、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是孤独的,已然失去其初时的历史环境,它们该有什么样的权利,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存在于今天的城市?而城市更新迭代的方式,是完全抹去过去进行大规模旧城改造,拆旧建新?还是持续渐进,保留老街巷,对老房子进行更新改造利用,保留尽量多的城市记忆?我们对于城市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历史的态度。当我们俯看这些珍贵的历史图典时,又何尝不是在仰望先祖们创造的文化与文明?
本图典以子城为起点,按象限分区编排史料,试图尽可能不带导向性地把最真实的历史信息呈现给读者。读者可以最大的兴趣自由度,加以研究和使用。可以整体观察,也可以就某一类特定事物或感兴趣的专业领域,研究其历史发生发展的现象,知其然及其所以然,从中获得启发。以下仅提供几个可能的阅读角度,以供读者参考。
宁波作为“中国大运河入海口”“海上丝绸之路启航地”,国际港口城市的基因与生俱来。港口对城市的影响也几乎无所不在。本图典汇集了大量可资研究利用的信息。从各时期历史地图,特别是古城东北隅、江北岸、三江口等章节,可以看到港口码头、海关、税务等涉港、涉口岸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演变情况,以及港口对城市功能布局和宁波人经商特长养成的深刻影响。港口附近的城东区集中了大量商贸相关设施,以至古城明显呈现东、西区动静相异的布局特征。永丰库遗址考古则印证了宋元时期宁波海丝重要贸易港的地位。从图典还可以看到港口带来的外来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中西合璧的鼓楼、近现代大量出现的西式公共建筑、西方风格装饰的传统民居等,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港口的开放性文化影响和宁波人讲实效、不拘泥、善变通的性格特征。
宁波城的建立、发展与水息息相关,“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其中”,水规定了城市的基本形态,建立了城乡联系。江、塘、河、湖既是饮用水源,也是交通通道,并造就独特的城市生活景观。从历代府县地图、宁郡城河丈尺图、历史照片等史料,既可以观察到水在地域的整体系统性存在,塘河在城乡物资交换过程中的作用;也可以看到“治水”作为古代最重要市政工程对城市、对民生的重要影响,了解桥、闸、碶等传统交通水利工程设施的建造特征,追忆日、月湖边的人文胜景和小桥流水的独特风貌。
本图典更为宁波地区传统民居、公共建筑等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读者可以从中进一步理解宁波人、宁波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追求。
如同对历史和文化的阐述,对城市或区域个性规律的揭示既需要严谨的史料,也需要人文情怀。借用古语“言之不足则歌之,歌之不足则舞之”,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那么文字和图片之间也存有类似的关联,文字和图片相互不为替代却互为延伸。诚如我们的期待,设若本图典能够对于不管是专业或非专业的阅读者有所点滴启迪和帮助,则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