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和母亲又开始就某一个问题争执起来。受到问题所困的人是我,母亲作为过来人,在电话里多次向我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争执的原因,无非母亲已经多次强调她是设身处地替我思考,而我总坚持母亲不能体谅我的苦衷。我身处在几千万人口的城市工作,母亲在一个偏僻的县城里替我着急。
每次电话沟通,我只能多说:“你说的都对”;“道理是这样没错”;“关键是没办法执行”
母亲则强调我要改革、要转型,
自古任何改革都等同于“断臂求生”“挥刀自宫”,可想实行的困难。
每每谈到这里,不是母亲提前挂断电话,就是我在一边沉默无声。
再后来,我们干脆就此打住,刻意避开这个话题。
想起一则访谈节目:
一名90后创业精英这样对台上的投资人说:你说的都对,我做的也没错。
静下心来,我设想了一下:换作任何母亲,谁不会这样替子女担心?
可即使我和母亲每日通话,价值观彼此互通,但到了具体的问题上,又扯上千丝万缕的现实关联。我的生存状况,我自己的生活环境,都影响着我做选择,而这些恰恰都是母亲无法感同身受的。所以母亲给出的建议,只能是建议,而没能成为我最后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最后,我的问题解决了,我和母亲皆大欢喜,但我们约定,日后再探讨问题一定是互不干扰彼此生活的前提下进行。
如果大家留心,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在各种平台上,经常看到有人提出私人的问题,情感的、职场的,问题无非都是需要当下做出选择。
关于问题的赘述一般一两百,三五百字,多一些的也不过一两千字,描述一下事情梗概,自己的经历,然后等待别人的回答。
有意思的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从来不会统一,你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回答,光说评论,你就能看到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观,虽然问题的答案截然不同,但各自分析起来却都有道理。真是应了那句话:
道理我都懂,可依然过不好一生。
尤其是情感类问题,真是各有各的道理,有人劝和,紧接着就有人劝离,各自揪着的原因各不相同,虽说宁拆十座桥不毁一桩婚,但评论里的争论已经盖过了题主的声音。
大家的出谋划策虽然不至于无视题主的问题,却无不昭示着自己的个性。既然都非专业咨询师,所有人都不过是评论着别人的故事,做着自己的选择。这样的答案,真的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吗?
我也曾经试图用大家的力量解决私人的问题,但是每次都是刚把事情叙述完,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能解决问题的人,始终是自己
随着见的人事越多,开始尽量避免用自己浅薄的人生阅历,自己的偏见,去评判别人的生活。
现在想想刚刚毕业时,单薄的价值体系,看什么都是新鲜,甚至无意识要去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除了幼稚可笑,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私。
为此,我学会多聆听,尽可能保持沉默。这点真的十分有用。就像文章一开始所说,所以我不能在文章的最后给你提出一则为人处世的建议, 我只能多说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