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这本书的难度的确要比前两本大一点,今天听了语音主要的感想有以下两个方面:
1,写作对大脑有益。首先,大脑是不擅于多线程处理事务的,即便是职场中大家津津乐道的Multi-Task,不过是让大脑频繁的在多种事务中高频切换而已,既没有效率,又让大脑十分疲劳。脑中在同一时间并行思考的东西太多,就侵占了“缓存”,从而影响了思考的效率。今天的学习内容中,蔡叔提到,用写的方式记录和保存灵感点,一是为了避免“一闪而过”的思维火花消散在每日繁杂的思绪中,二是写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梳理大脑,释放缓存的过程。我平时也有随手一个本子+手机随时写todo和备忘的习惯。既不会忘记重要的事情,又能让大脑轻松一点,这个习惯真的很必要。另外我也是个手账本子控,何乐而不为哈哈~
其次,写作也是个增加大脑思考深度的渠道。想想可能浅尝辄止,说说可能存在逻辑问题,而写出来的东西,多少会比前两种方式更加有思考的深度。推敲字句,以及受限于手写或者打字的速度,慢下来的过程中,很多事情能够在写作时思考得更透彻。另外就像语音中提到的那样,把有价值的想法写下来,尽量在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总结和思考,不仅仅给自己,还可以分享给其他人看,做一个内容的生产者,哪怕对别人产生一点点影响,或者在分享中与其他人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因此,我也给自己定下目标,抽时间在每周的学习中写一写笔记,我想最终会有所收获的。
2,打造稀缺的核心竞争力组合。只有差异化竞争,才能在这个强手如云的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今天的语音里,“组合”这点给我有些启发。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技能,而是一些稀缺能力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才是一个独立个体所能打造的核心竞争力。要挖掘身上独有的别人不具备的能力,且不仅仅是一个能力,而是多个能力,将他们组合起来,就达到了足够的稀缺。这有点像长尾理论吧。稀缺度够高,自然核心竞争力就来了,在那个特别的领域中,轻易无法取代。
因为一些原因,毕业之后我频繁的转了几次行,歪打正着的具备了一些在别人看来八竿子打不找的几项独立能力。听了今天的语音,我突然有了点信心。虽然现在,我这些不同领域的能力还没有个机会显示出他们能够形成组合,但我在努力寻找其中那些隐藏的连接点。因为我技能之间领域差异很大,我想,同时拥有我现有技能组合的人真的少之又少,这反而就是我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曾一度想着,转行就要忘掉以前,重新开始,踏踏实实好好学好现在要用的专业技能,但其实转行已经让我损失了时间成本,比别人晚了好几年入行,就算天资超神,在和别人拼同样的专业技能上,能给核心竞争力加多少分?况且我不过是一个稍微努力一点的普通人罢了。不能寄希望于后起直追。
其实转行不是我的弱势,反而是优势,关键看如何看待。优势就是我具有现在行业中别人毫无积累的其他专业技能。只要我在这个行业的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中等,不会成为我的短板,再加上我其他的技能组合,就已经足够打造我个人的稀缺竞争力,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把现在的专业技能学到极致而荒废其他已有技能,这样得不偿失,反而失去了发挥组合价值的机会。因此,我想我要调整一下未来的学习积累方向,把精力更合理的分配在打造竞争力组合上,而不是在某一个技能上钻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