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

在南京,说起颐和路,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


图片发自简书App

颐和路,位于南京的鼓楼区。在民国时期,这条路算是南京城最繁华的地区。道路两旁耸立着高大的梧桐树,而据史料记载,这些法国梧桐是东南大学教授常家惠奉命从巴黎野郊购回的。斑驳的黄色院墙内,一栋栋法式,欧式,中式.....的小洋楼随处可见。这些小洋楼都是当时各国使馆或办事处,其中也不乏各界重要人士的居所。汪精卫,抗日战神薛岳,马歇尔,被称为蒋介石“文胆”的陈布雷等等都在此拥有一宅。


图片发自简书App

遥想当年,夜幕降临,宅子里的晚宴开始,各路达官贵人纷沓而至,欢歌笑语,杯弓酒影,好不热闹。多少故事曾经发生在这里,多少繁华与喧嚣曾经在这里驻足。而今,人去楼空,繁华已逝。宅子的大门被死死的锁着,锁住了一段往事,也锁住了人们对他们的向往。路旁的梧桐树依旧茁壮地成长着,相互缠绕的枝桠刚好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拱棚,一条林荫大道就这样诞生了。

我总是对林荫道有着不解的情结,总觉得把一方天地拥在大树的怀里,除了那一片阴凉以外,更多了一份安全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初来南京,第一个寻觅的地方就是颐和路。五六月份的样子,路边的法国梧桐刚好长出嫩绿的叶子。背着重重的相机,取景,拍照。沿着斑驳的院墙走下去,窥视着没落的庭院,猜测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冬日的暖阳里,和汪先生来颐和路散步。想当初,我也是那个朋友一起吃饭负责拍照然后群发给大家的人,走到哪也不忘扛着相机,到处拍拍美丽的风景。而自从遇到了汪先生,这项技能逐渐退化,我终究也成了那个等着汪先生拍好照片传给我发朋友圈的主。以前自己拍花花草草,拍风景,拍别人,如今也可以成为被拍的对象。虽说有时候汪先生也会把我拍成脸圆腿短胳膊粗的小丑人,但是几十张照片里总归会有那么几张满意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遇到了一对拍结婚照的情侣,还笑人家那么冷的天竟然要穿婚纱冻成狗,结果却发现拍照的姑娘是汪先生的同事。我们还遇到了一个老奶奶,八十多岁,精神矍铄。跟我们讲了一路过去的故事和那个年代的颐和路。最后还祝我们一直幸福美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你来南京,如果你来颐和路,希望你除了拍照以外,可以找个地方坐一会儿,喝杯茶,遥想一下繁华的街头,穿旗袍的女子,拉黄包车的师傅,先生小姐太太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梦一场 浑浑噩噩 空空荡荡 往事 读不懂悲伤 岁月 看不清迷惘 故事总在最深情处 断肠 夜未央 流离失所 爱恨难当...
    亦是人海孤鸿阅读 2,325评论 1 1
  • 越往前,越难走一步 其实真的是文章难度比以前提升了。现在非常注重一篇文章对内心的感觉。以前就是资料堆积,比如广西专...
    土豆九点半阅读 1,092评论 0 0
  • 一直在思考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自己长见识?日子过的更好?还是……日子过的更好的前提是有能力赚取更多的Mone...
    朱曼莉阅读 3,130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