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仕途失意,纵情于山水;忘却人情往来,留意于鱼虫花鸟。一早醒来心中无事一身松,轻步入禅寺,循着若有若无之小径,无意闯入幽静之至境。

幽静

此境,就是诵经礼佛之净地;此境,就是世间皆染唯此清;此境,就是心中早早注定的前缘;此境,方是自己时时思而不得的归宿。简短几句,将诗人常建心境尽显,现实又犹如梦境。境中有意,意以托境,浑然天成,毫无雕饰人工,一首《题破山寺后禅院》读尽诗人心。

曲径通幽,小径之曲,尽头不显。人生所知皆需回头望,前路茫茫浑不知。看不到结果仍在坚持,这叫努力;看不到结果,而选择不放弃,这叫韧性;看不到结果,却恰恰得到结果,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曲径通幽,也可将其理解为“取静通幽”,也更是诗人之意。只有心静之人方可达到幽静。只有具有“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心境,方能得到心中所期所盼之归宿。

心动,则气浮,气浮则情躁,情躁则行不一也。释道皆求静,心安气静方获大学问。世间的事皆是弄巧成拙,而又总总是不期而遇。当你太执迷于事物,太想抓住的时候,往往会在我们的手指缝中悄悄流逝。当你也仅仅是用手轻轻捧起他时,他却迟迟不肯离开你。

《菜根谭》有句话:“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演偈谈禅,总是播弄精魂。”人只要天性归一,心中取静,性情清澈澄明,无论做什么事情,皆是对身心有益;如果心底沉迷俗世名利与富贵,就是天天念经拜佛,也无非是在世人面前的木偶演戏。

将心归静,天性清澈,放下目的走上心灵的旅程;放下功利而上下求索,我们的通幽之径就会不期而遇,我们会自热而然到达我们所盼的幽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题记:《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
    尘封扶柳勇安天下阅读 4,005评论 2 5
  • 在盛唐诗人里,常建的诗多不被后人注意,现在流传下来的诗也不多,只有57首,甚至他的籍贯、字号均已不可考。但据历史记...
    鹤壁飞雪阅读 3,544评论 0 0
  • 这张照片同样拍自苏州天平山风景区。乍暖还寒之际,有些树木依然处于萧瑟的冬季,虬枝万千,光秃一片。小池塘边不规则的道...
    Minna_Qian阅读 4,680评论 4 22
  • 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如小小的窗扉紧掩; 三月,桃花开放,粉嫩的花瓣柔软...
    浆桥阅读 3,567评论 1 3
  • “曲径通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重要审美观。我们常常说中华民族的气韵中就有着这样的特质:说话委婉,重视内蕴,强...
    秋天净虚阅读 5,583评论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