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世界上有两种人

插画来自于前同事兼朋友-艺术家星爷

抖音上关注了华中师范大学的网红教授戴建业。昨天刷到一段他讲婚姻的视频,戴教授说,婚姻就是上帝的乱点鸳鸯谱。他说,有时候,他在家看着他老婆就问,你说你咋成了我老婆呢?!听到这,我乐了,送上红心一颗。

活到这把岁数,学富五车,将诗词歌赋讲得如此透彻的戴教授都这样说了,那我就轻松了,再也不思考,纠结,求证了。婚姻就是你我这样再平常不过的样子,就像从不同长辈口中说过上百次的一样:“结婚就是过日子,结了婚就好好过日子!”

经常听人说起一对夫妻的时候,会用“互补”一词儿,“人家这两口子好,互补型的!”;或者在给单身青年找对象的时候说:“过日子,你就得找互补型的啊~~”。一度我以为这是真理。可是后来我发现,原来天下百分之九十八的夫妻都是这样的组合,他们之所以这样说,压根是因为他们没见过别的组合。一个内向一个外向;一个爱说爱笑被对方嫌不稳重,一个沉默不会说话被对方嫌三脚踹不出个屁来;一个洒脱浪漫追求精神享受(觉得对方就是个没情趣的木头),一个谨慎严肃想要功成名就(觉得对方脱离实际脚不沾地根本不知道过日子),等等等等,基本现实世界里的夫妻都是这样的“互补型组合”。

而且我发现(观察了上下三代人得出的结论),夫妻互补型的规律,似乎并不仅仅存在于一代人身上,这是一条与时代影响关系不大的定律。此时戴教授说的“上帝”来了,难道真的是有一双上帝之手乱点鸳鸯谱?戴教授错了,上帝那么厉害会乱来?他老人家分明就是早有预谋的。

婚姻本就是社会组织出现之后的产物,是政治要求,不然怎么会有《婚姻法》呢?一旦成了法,那就不是感情不感情,道德不道德的事儿了,那是国家至高无上的跟你死磕。而社会组织,建立制度法律为了什么,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社会组织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就是家庭,就是夫妻婚姻。一个单位里是多样性还是单一性,更利于实现利益呢?还用问,当然是多样性更有创造性和持久力。一方的弱点正好被另一方的强项顶上,从而实现整体上的稳定,前进和和谐。

所以上帝管的是整个世界的平衡,他才管不了一个人的委屈,个人只能自修自渡。

高晓松说:最好的感情,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最重要的。可是现实中却是,很多人至中年的兄弟姐妹们感慨,为什么我竟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在婚姻中,即便我们不能变成更好的人,能否至少变成自己不讨厌的人呢?

我觉得,现实里真正稳定的婚姻,不是所谓的志趣相投三观一致。而是彼此包容又独立,是两颗自由的灵魂始终保持独立,并能从彼此那里得到能量和补充,从而变得更强更好,更能令自己愉悦。

婚姻里的两个人真的不应该仅仅是彼此的镜子,而更应该是照妖镜,哈哈镜。你在对方那里看到自己的优点的同时,更应该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一直在变好的状态下不断进步。这面镜子的最大要求就是包容和支持。就是尊重对方的独特和独立,给对方灵魂与精神上的自由,就是给予即便自己不能理解不能懂的特质以欣赏和支持。就好比,诸葛亮娶了丑陋的黄月英但一辈子欣赏并成全她的聪明才智;就好像两个异教徒生活一生彼此保持信仰不离不弃;就好像这个周末我给你包一顿猪肉韭菜馅大包子,下个周末你就陪我出去吃一顿法式大餐。

婚姻还是一种自觉的回应与付出。随着时间推移世事流转,婚姻里的俩人多了更多利益的捆绑。你们是夫妻, 更是战友。你们共同承担着太多责任和利益关系。供房供车,养孩子,抚养彼此老人,照顾彼此亲友等等,如果在这些琐碎和看似不带温情的利益关系胁迫下,俩人都没有一种自觉的站队和付出,那早晚得散。不是谁主内主外,谁赚多赚少,而是你是否在自己现阶段能力范围内为这个共同利益体尽到了全力,并且你是一直在寻求进步的,甚至绝对不能拖对方后腿。在这里,婚姻就是一次竞争性的自然选择。这个看似残酷的过程,跨过去也许就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当然我一点也不怀疑存在这样的婚姻,两个彼此相似,彼此懂得,彼此珍惜的人结成了夫妻,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事。这是俩逃过了上帝之手的幸运儿。是极少数。我们该为此讴歌,传颂,流传后人。

但终究人是生而孤独的,没有人能真正替你感同身受。而婚姻更是强求不来。

大抵就是这样的,世界上有两种人,你这种人,我这种人,我们俩加起来就是整个支离破碎的世界。

人无完人,世界更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心贴着心,但是我们却一直手牵着手,来共同抵御世界的凉薄,这场生的修行。没有什么遗憾,也不要抱怨,个人的圆满还得靠你自己来修来渡。这就是大多数人婚姻的真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