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星球输出很多,大家也提了很多有质量的问题,今天选取一些分享给大家。
我喜欢年底的感觉,它给人制造了一种氛围,因为一年马上结束了,会倒闭你面对现实,过去的一年做过的事。
这个时候,就没有什么以后在说,我还有时间,这样的幻觉。
1、人要直面现实
人之所以能改变,是因为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把他们解决之后,才获得的改变。
直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变自己。
最直接的一点,直面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才有机会去遏制错误,寻找解决办法。
这个在投资里叫止损和调整,一件事能被解决,第一步不是马上找到解决方案,你从此就能改变人生。
更接近真实的方法是,先让自己从错误的轨道里面停下,然后在重新修建未来的路。
2、你的问题,是你的问题
这里要斗胆说几句,让一些不舒服的话,因为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为什么,我总是骂现在的一些培训课程,就是他们只是站在有限的角度去替别人思考。
比如说,你是不是对未来充满迷茫?是不是对知识充满焦虑?
来吧,只要你如何...如何...就能拥有一个美好人生。
人生充满这么多变数,有谁敢给出这样的空头支票,目前只有宗教做到了。
为什么说只是站在有限的角度去替别人思考?
这个要牵扯到好的不等于好用的区别,跑步好不好,读书好不好,学习时间管理好不好,学习演讲好不好,当然都好。
每个都站在自我理解的角度,去过度拔高了自我方法论的范畴。
他们用一些听上去有道理的理念去传播,然后吸引你去参加,不是说他们说的不对,而是没有考虑你处于什么阶段。
就好像,现在的社会,存款百万,有房有车,这样的人生好不好,应不应该追求,当然好。
问题是,你对一群20多岁的人说,这个不是扯淡。
读书,行动,什么都好,但是对你的不同阶段的权重是不一样的。
你的问题,永远是你的问题,只有把知识和道理,落实到具体情境,这些方法干货才有讨论价值,只是说什么好,然后就让你去追求什么,这个是误导。
3、不要用形式化努力,逃避自己本身的课题
人类进化到今日,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每个人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厉害的人不一定比你聪明,很多人没有做成事的原因很多,甚至大部分都是运气导致。
如果非要说一个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有人妄图去逃避自己本身的课题。
比如,学生的课题就是好好读书,但是有的学生不喜欢上学, 他就每天拼命的帮家里干活,让自己每天看起来很忙,来逃避自己本身应该做的事。
比如,你现在明明知道自己没读多少书,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知识积累,所谓方法,也要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用。
那你需要的就是去读书学习,仅此而已,但是偏偏不去读书,迟迟不去行动,做一些边边角角的小事来缓解自己焦虑。
然后还安慰自己,说我要学习好方法,更好的去读书,最后既没有读书,也没有坚持行动。
4,不知道你未来如何,也没有人能保证你未来如何
给人保证这种事,只有你小时候父母能对你这样,长大以后再也没有人这样做了。
而且,我们从小已经被多次验证中,明白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父母保证的事也不怎么靠谱。
因为保证一个确定的性太难了,说好的周末陪你去公园,结果爸妈要加班,这样的事肯定不止一次发生过。
小时候不懂事,哭一哭就过去了,长大了,就该懂得,确定性是最不靠谱的事。
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给自己找一个大概的方向努力,先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然后再根据结果去调整策略。
你会发展成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是你现在啥事都干不好,就别指望以后了。
5,给自己做一个价值排序
人做事需要的不只是计划和意志力,更深层的影响应该是“企图心”和“紧迫感”。
如果没有这两个东西,很多事都不容易坚持下去。
你为了达成某个目的,有了这个企图,你才能抵抗一次次的懒惰。
你被逼的不行了,没办法不得不完成一次次的任务。
这些都是影响你能不能行动的核心原因,你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事都做好,所以我们要习惯取舍,平时就养成做价值排序。
遇到问题的时候,明白什么是可以舍弃的,什么是必须抓住的。
什么第一重要?什么第二重要?短期能需要解决那些问题,长期需要面对那些问题。
这些都需要你不断去思考,你只有明白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以后努力才有方向, 而不是听别人的一个课程幻想自己就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