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玩游戏了,从家里小霸王到网吧里的老虎机和电脑游戏,我说几个游戏名称,可能有人和我有集体回忆,『问道』『跑跑卡丁车』『地下城与勇士』『侠盗列车手之罪恶都市』『英雄联盟』不同年龄段的人玩的游戏也会不会,玩过同样游戏的人在一起能勾起共同美好的回忆。
以前玩游戏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一种堕落,见过很多的宣传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说不能去网吧等等,但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对那些是无感的。原因可能是大人们想要用自己脑中孩子的样子,来规范孩子们应该如何去活吧,孩子玩游戏能分泌多巴胺,体验到极致的快感,愉悦,当大人们直接否定孩子的追求(不管这种追求在大人看来是褒义还是贬义),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抗。
一个社会中压抑最大的东西不是 不让人们做什么,禁止人们做什么,而是完全就不要那件事的概念。当完全没有概念时,那件事根本就不会谈起,不会意识到,更不会谋划去做那件事。
小时候和朋友在网吧玩游戏时,如果是竞技游戏,朋友之间就会较量,如果是角色扮演,可能会互相帮助。游戏就是这样,弥补了现实人际关系的漏洞。当人在现实世界和别人相处不愉快,或者比较内向,都会倾向于到别的地方寻找关系。也就是在虚拟游戏里寻找情感寄托。孩子这样的情感其实和成人的情感是类似的,长大了在单位受了委屈,总会找到最好的朋友倾诉一番,对方不用说什么,只要静静地听着,最后帮我擦眼泪就够了。
这一切都是人最底层的需求~寻找关系,我们都需要一个外在客体,这个客体就是自我的外部容器,能够包容我的情绪,我的所有情绪都可以在里面尽情挥洒。而游戏就是我最初可以发泄情绪的地方,所以总是令我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