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是一个后起的笔画,在汉字隶定之前的古文字阶段不存在钩这种笔画,真书出现后才有钩(真书和楷书,统而言之是一个意思,析而言之并不同,我们在此不予深究)。钩是处于前后两个笔画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笔画,是在第一个笔画结束写第二个笔画的时候连带出来的,后来发展到楷书时就固化为“钩”了。在“永”字中,它是连接竖和提之间的连带性笔画,是自然而然带出来的。
在永字八法中钩叫“趯”,其意为“迅”,即出钩要迅捷。
要想写好钩,必须先写好钩之前的那个笔画,比如竖钩,就必须先写好竖,横钩必须先写好横,而下一个笔画的起笔位置决定了钩的方向,比如宝字盖的横钩,下一笔的起笔多靠左边,一些书家总结说,写这个钩要“如鸟之视胸也”,就是强调尽量向回钩。
钩的种类较多,需要强调的是钩不能过于大,最忌写成死钩、硬钩,一定要写成活钩。所谓死钩、硬钩就是直接出钩,没有蓄势的动作,写出的钩生硬、呆板。戈钩、背抛钩要有弧度,这种弧度中体现出力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古代妇女头上戴的那种富有弹性的簪子,折弯后的那种欲复原的力度感。浮鹅钩在拐弯时要圆润,不能以90度的死角拐弯,弯钩起笔和出钩处要同在一条垂直线上,否则这个笔画就容易歪斜而导致整个字重心不稳。
以竖钩为例其基本写法总结如下:
写钩之前写好竖,左下微顿轻钩出。
钩尖不宜大而长,短促有力蓄势足。
钩的写法(一)
钩的写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