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

南方依然是不断的阴雨天,听说到3月才得见太阳,最近《流浪地球》很火,可能南方的太阳也去“流浪”了。

看到朋友发了一篇去年梅雨季的旧文,其古文功底扎实,洋洋洒洒精彩之余也流露出伤春之情。感同身受,在后台留下评论,“这时日观此文,只想烫壶热酒,喝上几碗,方能解这连绵不绝的愁绪”。

下午泡了一杯绿茶,竟吃出了回甘,又喜又愁。喜的是,年少只知茶苦,如今却能品到些许茶味;愁的是,只有年龄大了,才能品到茶中甘甜吧。

同事今天生日,看他淡然,我们都知道,提起生日大家不免都会稍感尴尬,毕竟老一岁并不那么值得庆祝了。

说起时间,前两天与好友聊天,回想起大学时光,唏嘘不已。有些故事,如今讲来都略带遗憾,却也构成了彼此生命最珍贵的记忆。记忆力不太好的我,都快忘记,少有联系的老同学在那四年其实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出社会后反而少了联系。即使在毕业时,也忘记向彼此互道一句感谢,离别的仓促、毫无痕迹,回过头去找寻这段记忆,一片空白。

人生就是不断相遇又不断告别的过程,我们被时代裹挟前行,所有不适应的都适应了,所有认为难以接受的事也都默许了,冠以“独立坚强”的名号,完成各自的人生。

所以,大学集体生活的记忆会变得很美好,记忆里连原话都能复述,像是一枚留在脑海中的印章,稍稍擦拭就清晰无比。结束回忆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珍惜当下,过好现在的美好生活。看,我们都变得这么务实了。

最近写的东西很随意,还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新年挑了本《人性的枷锁》看,厚厚一本小说可能要花些时间看完了。想试着也写篇小说,却不知如何下手。专业写作和业余写作还是有区别的,需要了解方法,了解文体的构建和逻辑,还得谋篇布局,这是一个考验。

写字容易,作文难,真正要做起文章才明白这些文字的无力感。

查了下,这是115天三个多月的第14篇练习。好像已经习惯了这个规定动作,假如到下一个100天我已经习惯到不把这件事当成任务时,那下下个100天就得留下点有意思或者“能看”的东西吧。

2019.2.21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