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x14 - 一部不明觉厉的先锋电影

柏林电影节正式开幕前,为媒体预先放映了若干场全景和论坛单元的影片,其中两部在迄今我看过的电影中达到“之最”境界--最血腥和最沉闷。最血腥的是韩国名导金基德的《人类空间时间》,最沉闷的是美国先锋电影老将班宁的《11x14》。我的柏林电影节观感系列,就从最沉闷的开始。

班宁(James Benning)1942年出生在美国,父母是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的流水线工人。班宁大学学数学专业,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独立拍摄先锋电影。他的电影相当沉闷,也相当高产,有60余部作品。他一沉闷就是近半个世纪,以目前75岁高龄,仍不忘初心,坚持沉闷风格。数学老师教出来的文艺青年,就是如此靠谱。

图片发自简书App


柏林电影节上这部《11x14》是35毫米彩色胶片拍摄的长片(1小时23分钟),由班宁在1977年一个人拍摄完成。一个人“洗剪拍”独立完成一部电影,听上去似乎很牛的样子,其实他的电影真不需要第二个人帮忙,没那个必要。真正的沉闷,只需要一个人就够了。

这部电影到底如何沉闷?这么说吧:电影放映3分钟后,我已经睡着,大约十分钟后,我醒来一看,什么都没错过,银幕上还是睡前的镜头--一个黑乎乎的上半身背影,坐在像是老式的城轨列车车头的位置,晃晃悠悠前行,咣当当,咣当当,咣当当... ...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至少,这个镜头中的小火车还是在运动着,画框边缘的风景还是不断随火车前行而退后。影片快结束时有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大烟囱在蓝天中的特写,滚滚白烟不断往外飘啊飘飘啊飘飘啊飘,飘了七八分钟。想象一下吧,在现实生活中,你顽强地盯着一个大烟囱一直看个七八分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整部影片,就是由五六十个这样的单个固定镜头组成的合体。就是说,平均每个镜头都得超过一分钟了。电影里的一分钟长镜头,已经算是很长的了。在一般的动作片里,一分钟主角可以上天入地打遍整个纽约上海撂倒一个连的敌人了。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说实话我到现在还不是很明白。就连《11x14》整个标题,我一直都没想明白除了表明导演是学数学出身,还有什么其它原因。

这部电影也无法用传统的电影类型去套。它既不是故事片,也不是纪录片。镜头里出现的背景是美国中西部,每个镜头似乎都是独立的,互相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每个镜头似乎都是班宁偶尔把摄影机摆在那里,按下录制按钮,然后就随机等待什么东西出现在镜头里了。

他的镜头几乎都是中远景,偶尔的特写也常是些庞然大物,如工业烟囱,大高楼,大飞机。因此他的镜头总是很游离,很无关,只有一些实时录下的背景声,比如碰巧是拍摄了几分钟的一个街角,一段公路等等,背景就是那种一定的距离外传来的那种嗡嗡的街道嘈杂声。就像打猎,人家是指哪儿打哪儿,他是打哪儿指哪儿(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仔细琢磨一下,这是不是很深奥的哲学味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影片的随机拍摄性质似乎让它可以归入纪录片,但这些由孤立的镜头组成的影片中,有至少一半的镜头中的确有表演性质的人物出现。但他们出现的方式,故意让你你无法判断这些人物是随机出现在镜头中,的还是导演刻意安排的演员。

例如影片一开始的两分钟,是摄影机远远地对着马路对面的一对男女(只能大致从身材上看出其中有一个像是女人,但不能完全肯定,因为也可能是一位身材颀长的男子),两个人似乎闹点小别扭,男人似乎更年长像是女子的长辈,但动作又有点情人般的小亲昵,最后男人轻轻拥抱女子告别。这过程中间还突兀地冒出一辆汽车挡住视线,汽车里钻出一家人抢了二三十秒的镜头。后来这个最开始出现的男人又似乎(不能完全肯定)在后来的两三个镜头中出现,其中两个分别是走上像是一个车站的台阶和跑上一个高于机动车道的人行道急匆匆远去;另一个是脸部以上被截掉的室内近景,男人挺着个微微发福的肚子在厨房里听着背景中呆呆站立好几分钟,听着自来水流出的哗哗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有一个在这些异常沉闷的画面中算是比较提神的镜头,它证实了这部电影可能还是试图讲点故事的:一对裸体女人(其中一个一开始看上去像是个男体,后来露出女性特征,其发型上看又像是影片第一个镜头中的那个像是女子的人)在床上云淡风轻地亲热,一个仰靠在床沿的人轻轻用手在一个背对镜头的女性身体上游走。以为要发生什么时,这个裸背女体180度掉个头,又被那只不咸不淡的手漫不经心地上下抚摸。然后就完了。无论如何,这个窥视式的隐私镜头表明了这个影片的某种隐晦的虚构叙事用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影片中还出现过的一些人物,例如那个让我睡着的搭火车的人,打高尔夫球的人,乡间道路上搭车未果的人,站在拖拉机上驶过田间的人,快结束时从一个小店里跑出来在地上滚打成一团的人,我们都无法知道他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出现在镜头里。但他们的行为显然是带有安排的表演性质,虽然表演的性质很模糊,但可以判断绝对不是真实发生事件的记录。我们不能判断的,只是导演的用意。

班宁的电影被划为“先锋电影”一类。就像任何其它的艺术种类种,被冠以“先锋”或“前卫”字样的东西(有点不太恭敬了,应该尊称为“作品”),通常都是反传统的,就是跟人们已经习惯的艺术表达形式对着干反着来,打破人们习惯的艺术认知和界限。传统的诗歌不是押韵么,我前卫诗人偏偏就满嘴跑火车;传统绘画不是要画猫像猫画虎像虎么,我先锋画家偏偏拿一把刷子蘸上颜料往画布上一甩就搞定;传统音乐不是要悦耳怡情么,我先锋作曲家偏要破坏和声和旋律去折磨你的耳膜。到电影上,工业化制造出来的商业电影和纪录片自不必说,即使所谓的独立艺术电影,至少也要有个最低限度的叙事性内核么,那么先锋派导演就来个“反叙事”。

班宁在这里反的其实还不是叙事本身,而是电影的叙事方式。通常电影语言的最基本句法是剪辑,而一些漂亮的剪辑又被称为“蒙太奇”,就像古诗中的某些神来之笔。班宁的电影则完完全全放弃了剪辑,任何两个镜头之间的过度都是生硬地(刺啦一下,真的就是这样,带噪音和噪点的粗暴方式)跳转。就是说,他放弃了电影最核心的叙事手段,镜头间无因果,无逻辑,无铺垫,无起承转合,毫无美感可言。

大概是班宁的电影太前卫了,观众太少,他都愿意把他作品作为充话费搭送,因此他的很多作品都可以在油管上免费看得到。有兴趣者可检索James Benning这个关键词。2009年时他到德国拍了一部电影叫《鲁尔区》,就是在德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鲁尔区拍摄(对于大型工业设施的偏爱,似乎与他从小生活在工人街区有关)。这是他首次尝试数码摄影。此后他又拍了20余部电影,很多是德国的电影基金会资助的,看来美国人民已经受够他了不愿意在他身上投钱了,导致他认祖归宗寻求德国人的帮助。

这部《鲁尔区》长达两小时。第二个小时是目不转睛(镜)对着一个炼焦厂的焦炉拍,一镜一格到底,整整一个小时啊,卖糕的。

既然他的电影就是一个闷,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折磨自己去看?我们为什么要跟着他去看一个小时的锅炉冒烟?的确,这个问题合情合理,我也给不出一个说服别人去看班宁电影的充足理由。

不过就我本人而言,虽然他的电影看得我直打瞌睡,也不大明白他的用意,但还是莫名其妙地会觉得他其实还是挺厉害。首先我真心佩服班宁这样的电影人,他们的带有鲜明个人烙印的探索和实验精神的作品挑战了电影的程式化生产,扩展了电影语言的可能性。班宁的电影,至少让我重新理解电影,或者准确地说更好地理解我们在影院上看到的电影,到底是什么。

已经有百年历史的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在制作和传播技术上已经高度成熟,iMax大屏幕,高清的品质,数字技术带来的压倒性的视觉效果和声音效果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和体验。今天的电影工业都在大谈IP,谈上亿的票房,电影工业靠不断砸钱规模和耸人听闻的视听效果来争夺院线的排片档期。但是,每年全球海量生产出的视觉产品垃圾已经让电影的大众娱乐属性彰显到极致,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将游戏翻拍成IP电影,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娱乐至死的批判在今天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在这个背景下,班宁的这种实验性电影看似愚蠢固执,但它实际上是一种以最直接的方式回归克拉考尔所谓的电影是“对物质现实世界的还原”的本质。班宁拒绝任何所谓“人设”,拒绝任何故事逻辑因果上的、时间线上的和效果上的对电影原材料的剪辑操控,他的很多电影就像是各种监视录像中截取下来的原始材料拼接而成,这些材料最大程度地“还原”现实,或者说让观者自己去思考用电影“还原”现实是否可能。就像上世纪初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善于使用看似不相关的现实材料(如报纸简剪报、照片、布料等)拼贴(Collage)在一起形成新的意象表达,班宁的电影也像是流动的图像拼贴,一些不相关的“客观镜头”放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超现实主义味道的世界。

前几天在柏林电影节记者场观看了全景单元的日本电影《河边》(River's Edge),这是根据冈崎京子漫画翻拍成的真人版。在网上检索这个漫画的信息时看到“知乎”上有人提出日本的动漫是否对中国来说是文化侵略这一问题。虽然我对动漫缺乏了解,对这个问题也没有系统思考过,但是直觉认为它至少触及到一个痛点,那就是至少对于中国的电影文化而言,我们需要一种对来自于好莱坞抑或是日本动漫的视觉文化保持一种反省和批判能力。

我个人认为,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之所以烂片泛滥,就是因为中国的电影人正在好莱坞抑或日本动漫的视觉产品海洋中淹没窒息,生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精神日益萎缩。在这个意义上,我倒是建议中国的电影人与其绞尽脑汁去发现争取制造什么IP垃圾,还不如耐下心来看看班宁之类的“另类”电影。在看一个有想法的“沉闷”电影时打个盹儿,总比在一个俗套臆造的所谓票房大片中获得些感官上的一时亢奋更值得。当然,这仅仅这是我的个人主观想法。

王凤波 2018年2月10日于柏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41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921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850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945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6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88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39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94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09评论 1 30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3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98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78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05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56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722评论 2 36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81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