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宅兹中国”之行,我作为导师带了4个学生,每天的行读都有反馈要求。昨天的安阳之行主要是殷墟和袁林,余嘉荣提交的反馈我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不管是文笔还是思考都让我有点羞为导师。在征得本人同意后,把他的反馈整理在此,看看今天的00后有着怎样的人文情怀。
文峰塔昏黄的三岔路口,不远处的现代大桥横越洹河,车流鱼贯来到塔下,分成两股从天宁寺的两侧流过。
一路通向袁林。神道上的石阶在百年的变迁下布满了触目惊心的裂纹,若不是踏上去,甚至会以为一阵疾风便能使石阶崩塌。而这百年间,来往无数人怀着不同的心态与目的踏过这里的石阶,他们或对袁世凯有各种的认知与评价。而于我而言,我或许更加在意如何去理解袁世凯,而非急于去评价他。
诚然“中西合璧”可以用来描述袁林整体的建筑特征,然而不知为何,当我从中式建筑群走出来,一下子看到白色大理石陵墓和地面——黑色的巨大铁门横亘在陵园的两个部分之间,我没有感受到以往“中西合璧”这个词所隐含的融合之意,反而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与西,如同两种力量,在陵园中表现地如此明显,同样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撕扯着袁世凯的内心。旧与新,帝制与民主,传承与革新,“中西合璧”对袁世凯而言更意味着无数抉择,以及无数不可避免的争议与诟病。袁世凯以一名武者的身份却被卷入了深不可测的政治漩涡,留给他的时间和路径又剩下多少?
史实只有一个,但是不同时空下我们所能看到的历史角度在时刻改变。那两撇胡子下,不知是否闪过苦涩的笑。
另一路车流似乎少些,通往三千年前的故土,殷商之地。的确,甲骨文、青铜器、原始信仰、巫术,这一切的一切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但我更愿意把视角放回到当今的殷墟,以及和殷墟处在一样困境下的文物和遗址们。我很清楚地记得,马老师讲到她和同事们如何向村民宣传文物保护:“跟他们讲,盗墓要断子绝孙的!”大家都笑了。但不知为何,我怎么也笑不出来。后来我们谈到了文物保护过程中的经费问题,那些村民的就业问题。然而,这一切是一些银两所能解决吗?他们世世代代“住”在这片三千年前殷人也曾居住的土地上,或许还流淌着同样的血。但这里不过是他们的“住处”罢了。他们的家又在哪里?
那群人,走失在了他们的故土上。
红与青二色的老屋被新建的水泥房子围的水泄不通。也许这时交错的弄堂里正有一个孩子,迷途在一个望不到尽头的三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