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缄默的事》:纳菲西三部曲

2016年的11月份,我开始接触阿扎尔·纳菲西的《在德黑兰读<洛丽塔>》。翻开的笔记本里记着我那时候的心理状态,都是焦虑绝望和迷茫。那时并没有将这本书读完,那时的压抑终究压垮了我。

这两天读完了纳菲西三部曲中的《我所缄默的事》。想明白了为什么我会对这个作者有这么强烈的依恋感。

纳菲西简直就是我理想中的母亲的形象。一个温柔又优雅的女人,有着智慧和勇气。这可以解释某种程度的迷恋。但亲切感呢,这深层次的认同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在德黑兰读<洛丽塔>》和《想象共和国》是以文学评论为主线,穿插纳菲西生活的国家和时代。不同不同于三部曲中其他两部,《我所缄默的事》是纯粹的作者自传,详尽记录了作者的家庭和朋友,和她经历的伊朗动荡的时代。

难以想象纳菲西有那样挑剔的没有安全感的母亲,以及生活在性压抑的伊朗里童年遭到性骚扰的事实。生活在伊朗这样的国家,有着这样与之处处做对的母亲,让她很小就无法无忧无虑的追求快乐的生活。家庭和国家总是有某种强制的义务,因为快乐自己总会感到些许罪恶感和焦虑。

童年遭到侵犯而无法言说的经历,让她意识到自己的耻辱感一直存在。后来她才明白,受害者产生罪恶感很常见,因为她的沉默让她产生一种共谋感。

我对沉默非常的熟悉。借用安兰德的话说,如果沉默,就是把世界拱手让给自己所鄙视的人手里。毕竟权力就在那里等待被人占领。

纳菲西一直强调故事的重要性,故事很早就给了她避难所。而一个需要寻找避难所的人,可以想象在现实中过得并不会如意。而纳菲西的书就成了我的避难所。在压抑的物理环境里,给我有形的安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章 八九年七月二十九日,阳县一中,正值盛夏午后,一丝风也没有,学生们都放了暑...
    灯下看书阅读 2,312评论 0 5
  • 放学的铃声响了 平茂的水泥板上顿时冒出 许多吵闹的孩子 学校也活了 来来去去 是奔走的教师 校门口那铁栅栏 也扒满...
    剑倚天下阅读 1,839评论 0 1
  • 一千零五十二天。 你离开我,已经有这么久了。 一千多天以前,我说这一切太荒谬了,我不要接受也不要相信。 一千多天以...
    乔醉阅读 4,770评论 4 0
  • android 6.0运行时权限 Android 中的权限在6.0(API23)之前一直是在安装应用的时候一次性授...
    francis_fanfan阅读 2,2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