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问题归属原则 行为窗口
谁的问题谁负责,谁的情绪谁负责,那么谁处在问题区,这个问题就是他的,他可以自己决定怎么解决,其他人只是支持的作用。
有负面情绪/不高兴了,就叫做处在问题区。处在问题区还有一个名称叫做“拥有问题”,拥有问题的人遇到了一个问题,需要得到协助。
判断问题区的标准
高不高兴,
谁有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谁有不同的看法,并且想要说服他人。
根据问题区,将行为窗口分为孩子处在问题区 ,无问题区,父母处在问题区和双方都处在问题区四类。
1、孩子拥有问题,我们需要的仅仅是站在旁边支持他,协助他从情绪中走出来就可以了。
至于他要继续在问题里呆多久,我们对此不做期待,因为那是他的事情,他的情绪,他会自我负责。我们需要用的沟通方法,叫做“支持技巧”。
2、无问题区,也就是大家都高兴。
我们划分问题区,用各种沟通方法,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扩大无问题区。无问题区的沟通方法叫“关系技巧”。
3、父母处在问题区。
父母需要学习如何表达,让孩子知道,他们的行为影响我们了,这样他们才能做出改变。父母处在问题区,用的技巧叫做“面质技巧”,简单来说就一个字“说”。
4、双方都处在问题区,我们要用的是“冲突解决技巧”。
具体事件在行为窗口划分问题区:
1、被要求继续洗衣服,我愤怒!我在问题区!
我说洗了那么多衣服累了,妈妈说洗个衣服累什么累!我的疲累不被理解,我感觉很生气!我在问题区。妈妈对我不洗衣服,累,不接纳,我们双方在问题区。
就你娇气,别人都能干,就你干不了,你怎么这么笨啊!我不接纳她这么说,她不接纳我干不了,我们都在问题区。
我就是不洗了,不受累了,妈妈也不说了,看着衣服堆积如山,我看不惯啊,烦闷啊,我不接纳你说不累还不洗,我在问题区。
2、你不接纳我撒谎,对我凶,我不接纳你的做法,我们都在问题区。
3、我为你好,你要听我的,我认为你没有那么为我好,所以你没有资格要我听你的,我愤怒,不听你的,你不接纳我不听你的,我们都在问题区。
4、宝贝哭泣,我试图理解,重复宝贝说的话,宝贝冲我大喊,你不要重复我说话,宝贝在问题区。
5、孩子写孩子的作业,我写我的作业,大家都高兴,无问题区。
感触:就如绘本《安的种子》中的安,过好当下,按照客观存在的规律自然等待千年莲花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总结:遇到问题,先不要想该怎么办,而是想一想这个问题归谁,不同的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希望经过听课实践能够掌握具体的解决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