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朋友给我看了一幅图,假设给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讲,怎么才能讲清楚人物关系的推导过程。
作为一个资深的培训师,刚开始觉得这也太简单了吧,然而当我尝试来解读的时候,自己都把自己绕糊涂了,现场真的是尴尬呀。(如果你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尝试解读一下。)
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发现真的是缺乏学习,当然别提训练了。
这也是开始研读理查德•尼斯贝特写的《逻辑思维》这本书的主要原因。
当我看到尼斯贝特所做的实验之后,明白了自己的逻辑不清和“东方思维”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有关。(可以让“东方思维”给自己的逻辑不清来背锅啦!)
2004年年末,尼斯贝特做了一个实验,他在密歇根大学招募了一批研究生,有一半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另一半则是在中国长大。
在做实验的时候,学生们来到尼斯贝特的实验室,然后他们的面前有一个电脑屏幕,电脑的屏幕里面会放出来各种各样的图片,每隔30秒就出现一个新的图片。这些图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有主题又有背景。比如说在深林中有一只老虎,在鲜花盛开的田野上有一匹马。
每个实验者都要看30张图片,每个图片出现三秒钟。在屏幕的旁边有一个仪器,能够记录下来学生眼睛运行的轨迹,也就是说能够追踪学生们到底看了什么地方。实验结果出来,尼斯贝特发现东方学生和西方学生观察事物的方式迥然不同。
美国学生会先看图片的主题,比如老虎,他们发现了主题,就会死盯着看。比如,他们会判断这是一张关于老虎的照片,然后就死盯着老虎看。
中国学生会首先观察整个背景,然后再去看图片,但是他们还会回过头来去看背景,所以中国学生盯着主题看的时间,并不比看背景的时间更长。对西方人来说这是很奇怪的,好比有一个人从他钱包里拿出一张他的孩子的照片给你看,他是给你看婴儿的,你为什么去看婴儿床的床腿呢?
美国的学生更容易回忆起主题,中国学生更容易回忆起来细节。通过改变图片的背景,中国学生会上当。比如说你先把一匹棕色的马放在田野,或者是森林,再把棕色的马放到街景的背景之下,然后你问中国学生,他们之前是否看见过这匹马,很多中国学生会说从来没有见到过。当情境变化之后,美国的学生会犯错误,比如说还是那匹马,但是背景不是春天的野花儿,而是秋天的红叶,很多美国学生看不到这种变化。
尼斯贝特的猜测是,东方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网络中,需要面对各种社会关系,因此他们会更关注情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沟通。相反,西方人生活在一个相对来说约束较少的社会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独立性,所以他们不太关注情境。
东方人对整个世界抱有一种整体性的观点,他们讲事物,包括人,放在情境中去看,因此更愿意把行为归结为情境性的因素。西方人则更具有解析性的思维,他们关注事物,注意到它们的特质,按其特质分类,然后就会以这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标准来看待某个具体的事物。
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有合理性。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扬长避短。如何做呢?
尼斯贝特讲到,亚洲学生和美国学生相比,在逻辑推理方面更容易出错,这可能是亚洲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不足有关。但是,西方的思维模式也有其不足。比如说,西方思维过分重视本质,这反而妨碍了思想的发展。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就曾经讲过,之所以进化论在西方的传播受到各种阻碍,就是跟古希腊哲学强调事物的本质有关,习惯了本质思维的人,很难接受物种是会不断演化的。
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也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管理理论强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当然没有错,问题在于,到底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呢?看起来跟企业的生产、销售没有关系的部门,比如负责团队文化的部门,算不算核心竞争力呢?西方推崇的军事将领,是那种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但中国的兵法却不一样,我们强调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跟西方思维学习,我们要补上理性思考、逻辑推理这一课。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我们要发扬整体入手、注重人际关系、能够发现万物之间内在联系、不断追求变化和调整的“东方精神”。
"L/a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