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家源 2

             二、望山伴水

       写下这题目时,已经耽搁了很久。也是我自己选择连载方式,又产生了许久的踌躇。

       小标题,《望山伴水》就是个抽象的地理概念。它让我反复掂量啦好几个月。父辈曾经停留居住较长时间的几个城市,历经几十年,也恰恰是社会从动荡走向逐渐安定的家庭环境的几十年。

       在这个阶段里,父母从组建家庭、繁衍后人、赡养老人、十年无辜磨难、直到再逐渐安定之后双双淡淡地离开人世;留下五个剩余的儿女……。故事称不上“波澜跌宕”却也少不了坎坷曲折,有一些细节的确很让我们感慨万千。

       也因此,也激励了我要做个简要的记述。

       南京,旧国家的新都城。民国,在那里继承汉族统治。父母最早是在那里认识的。

       两个人,故土相距近两千公里远,因为不一样的原因“从戎”参加抗击小日本的战争而聚会在这个都市。那时候,他们二人正还处于个人生命历程里的上升阶段。对自己个未来都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尽管,前途未谱也可能不知道未来生活中遇到许多的“酸甜苦辣”曲折感受,却仍然沉淀在对自我幸福未来的憧憬中……。

      那时候的山,是“紫荆山”。那时候的水,是长江。也有“玄武湖”、中山陵。爸妈,住在南京城里的下关片区。


          1、  陋  识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不一样的经历。   在短暂的一生里,我们活着只是存续着自己的自信。都难免存有更多的认识不足。因此,会留下一些“机会”而为自己活着改变处境;也会因为,错误的认识错过一些机遇而失去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幸运。

       今年,是父亲100周年诞辰。缅怀父亲,总会回想起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的留存在我的记忆之中。

        我认知的父亲,那是一个身材伟岸的男人,方方正正的脸堂,敦实的身板,又黑又粗的头发和胡须,浓浓的长寿眉几乎连接到了鬓角的发梢。可是,他却是一个温良慈善的老人。平时,他总是一副微笑而缄默的神态;很少见到他有“神采飞扬”的时候。很有幸,我在年幼时被带到过他在的文艺团体看他和同事们排练,见过他“急促”而投入的和蔼表现;那一刻,他是很自信的。也看到过他,修理家用电器时的专注投入,一双大眼(平时都收敛着)忽闪忽闪的“炯炯有神”,待到完成修理再面对那修复了的机器是;眼神和面容都会绽放出满意的微笑,立马传播给了在一旁关注的我们!

        我在想一个奇怪的问题,从小一个人;老爸是怎么从十六岁离家出来,又来到了如今的地方的呀?这事从我小时候就一直困扰着我。拿着问题去询问大人,老爸会挥起大手抚弄一下我的头顶,笑着把我轻轻推开;老妈,会微笑着用自己乡音说:裹,一下子讲不清楚!等我做完事,有空哒慢慢细细同你讲喏!老妈会再拍掉手上的杂尘,轻轻滴用手拍一下我的后背。

       在幼年的岁月里,有时我也忘了再去追问他们。有时,又发生了同样的模式遭遇。

       于是,这也就成了我一生的“陋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