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7#看书笔记#心理#成长#《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书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来源:微信读书APP

种类:  体检卡书籍

说明符号:

>> 为划线的原文部分

> 为上一句无符号为想法部分,> 为想法选中的原文部分

读书笔记如下:


第一章 整个人都不太好

孩子也是这样想的!

>宁愿河鼠不要总这么能干,能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哪怕做错了也没关系。

第四章 抑郁的原因

>> 从第一次面谈中学到了什么,那一定是这个道理: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

>> “情绪温度计”:温度计有10个刻度,最低1,代表你感觉非常糟糕,可能还有自杀的想法;中间5,代表你感觉还不算太糟;最高10,表示你非常愉悦。

>> 儿童自我状态:行为和感觉都像一个孩子。

第五章 成长的寓言

人在于不断发现自我,开展学习模式

>他开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以前他根本想不到要这样做。换句话说,蛤蟆开启了学习模式。

心理师不同的角色是讲解模式和倾听模式,就像父母的不同模式。

>老师用讲解模式,而咨询师用倾听模式

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实践!!

>能实践的理论才是好的理论!

>>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儿时的基本情感演变为行为模式

>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

>> 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 “儿童的基本情感”,在标题下边,写了“快乐和深情”。

>> “愤怒”。

基本情感是与生俱来,不用后天学习的

>基本情感有哪些?与生俱来,不用后天学习就有的。

>> “悲伤”

>> 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 一个孩子的自然行为混合了上述几种基本情感。

>> 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 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这贯穿我们咨询的全过程。

>> 弗洛伊德曾说,‘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 在婴儿期就开始学习应对生活,我们得对自己天生的行为做出调整。

【插图1】

儿童模式面谈后的作业

>回想一下你的童年,想想那些过往还有最初的记忆,然后我们再看能不能在咨询中一起悟出些什么来。

第六章 探索童年

>> 主要的情绪是悲伤和抑郁,因为他想起了孤独的童年,其中并没有多少爱或快乐的回忆。

如何获得自我的疗愈??

>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你否认它们,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严厉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父母如何在严厉和慈爱中获得平衡?

>他总是在批评我、责备我,慢慢地我也会认为,他永远都是对的,而我永远是错的

>> 他发现在任何时候都很难承认自己感到愤怒。他总觉得如果别人知道他生气了,他就会受到惩罚。结果就是他吞下了怒火,却化成了内疚。

>> 小时候在你生气时,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 写了标题“顺从行为”,在标题下写上“同意”。

>> 除了顺从我父母的意愿之外,我还总是想要取悦他们。

>> 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这便是所谓的“共情”。

>> 可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 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

第七章 愤怒的表现

>> 獾从来不会倾听别人,只想摆出一副教导者的样子,批评人家的短处。

>> 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 写着标题“顺从行为”的那一页,标题下面写着“同意”“取悦”“道歉”和“依赖”。

>> 用这些行为来抵御父母的愤怒和攻击

>> “怄气的人是总绷着脸、阴沉沉的样子,而且安静得很反常。

>> 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

>> 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 每一个人都必须适应各自童年的特定情形,所以就产生了各种行为模式,关联着各种情感和情绪,就像马赛克的色彩一样繁多复杂。

>> [插图2]

>> 所有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我们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这危害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想象出来的。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对于一个人失败的定义这么轻易吗?

>这类行为会导致两个后果,都是负面的。第一个就是会被人嘲笑。看到一个成年人撒泼怄气是件蛮好笑的事情,但也让人尴尬。而更严重的后果是,这类行为告诉别人,这人是个失败者。”


第八章 意外访客

事实也是这样,当你的生活被填满时,你都没有空去抑郁!

>这辈子都没抑郁过。大概是我有太多事情要做,没时间发呆想心事。

>> 看到问题,解决问题,果断决定,这就是我的作风


第九章 秘密协议

>>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 ‘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

>> “父母自我状态”

>> “挑剔型父母”

>> “爱批评人”“愤怒”,还有“严厉”

>> 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学习过程分为7步:困惑——打破固有思维的局限——直面新的信息——挑战旧的行为模式——焦虑——改变——创新

>困惑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说明固有知识的局限开始被打破了。你要直面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会挑战你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很可能也会开启你的创造力。

父母状态的表现之一

>‘父母状态’想象成一个法官,这个法官一直在控诉别人,给他们定罪,然后就能顺理成章地惩罚他们。

父母状态的第二种表现

>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个人总结】父母状态,不光是控诉他人,而且批判自已


第十章 午餐聚会

>> 了解了自己在“适应型儿童状态”里待了多久,也开始明白他真的会批判和惩罚自己,正如小时候父母对他做的一样,这甚至是在满足他的需求

>> 一个人能同自己共谋来谴责自己吗?


第十一章 蛤蟆先生的选择

>>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

>> 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 每一种状态肯定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

>>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 条件反射是一种针对特定刺激物的自动反应。你一定听说过巴甫洛夫的著名实验。

>> 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相似情境下不经大脑就能自动做出反应,可以说,就像实验里的狗一样,我们无法避免这种反应。”

>> 相比于责怪别人

>> 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第十三章 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

>> 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而不会因此被嘲笑或排斥,是多么大的慰藉。

>> 有机会全面回顾他的人生。他开始意识到,某些人、某些事件,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怎样影响着他。他看到自己倾向于怎样行事,也看到一个事件是怎样引发另一个事件。

>> 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

>> 用战略的眼光审视人生

>> 关于他人生的“故事情节”早已布局好,一股未知的力量正将他推向某个特定的结局?

>> 每一个全新的时刻都意味着独一无二的机会和挑战,又让人无比激动。蛤蟆认定,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但人们往往记不得四五岁发生的事情

>回顾你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重大,还影响了你后来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就这样,你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特有的看法,对你而言,这就是你看待事情的唯一方式。从那时起,你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一切事物。”

>> 内在的、包含着情绪和情感的心理世界,那是通过你早年的经历而形成的。

人是可以改变童年的影响的

>“无论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从此你的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除非——”此时,苍鹭直视着蛤蟆,“你决心要改变。”

>> 每一个生命一定都得经历开始、中间和结束这三个阶段,而开始的阶段会显著地影响后来的阶段。因此你对世界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里形成的。

>> 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 “‘好’可以指任何一种具体的好,‘不好’可以指任何一种具体的坏。

>> 1.我好;你也好。2.我好;你不好。3.我不好;你好。4.我不好;你也不好。

>> [插图3]

>> 一切的关键就在于那是‘人生坐标’。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 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

>> 假如你认为生活让你不快乐,不善待你,那么今天喝醉就是你用的某种方法,它可以印证明天你会感觉悲惨的预期


第十四章 赢了游戏 输了自己

>> 我不好;你好

>> “这代表了一个人的行为态度,这类人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都比他好。”

>> 低自尊的人

>> 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们就玩那些会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

>> 认为自己的人生被不好的力量影响,无法掌控人生,这让他们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

>> ‘可怜弱小的我’

>> 在用自怜猛烈地攻击自己

>> “‘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有些人生活一团糟,或者有意无意惹上麻烦,就是想看看别人能宽容他们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会排斥他们。接着他们就会说:‘我早说过你会这样对我,证明我是真的很差劲很愚蠢。’”

>> 觉得自己‘不好’的人最极端的行为会是什么?

>> 自杀?

>> 人们在玩这些受害者游戏时,处在怎样的‘自我状态’?”“悲伤的儿童状态


>> “我好;你不好”

>> 描述的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好的那一类人。

>> 让玩家感到愤怒,或者至少能让他们对别人评头论足。处于这个心理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

>> ‘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

>> 能让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发火,借此证实‘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标。

>> 他们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他们会说:‘要不然,那帮人会觉得犯了错还能侥幸逃脱!

>> 在机构组织里,权威人士很容易把自己想象成严厉的父母,把员工当成顽劣的孩子来惩罚。

【个人感受】我也会这样,秉着正义之名,去点评别人,就会把自己处于一个至高点。这样的话,对自己没有好处。反之想想,工作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养家糊口的生计,没有为了这个生计去得罪别人,乱了自己的名声。

>> ‘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

>> 最极端的行为会是什么?

>> 谋杀

>> 永远都是‘挑剔型父母状态’

>> 会摆出‘养育型父母’的姿态,说些诸如‘我比你更心痛’或‘我是为你好’

>> 关于这类人的心理状态,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他们从来不会抑郁。

>> “因为愤怒能够非常有效地抵抗抑郁。愤怒的人从不觉得内疚,因为他们总在怪罪别人。他们自卫的方式,是把自己内在的恐惧对外投射到别人身上,这样就能把对自己的怒火转向别人。”

【个人感受】我觉得抱怨的人也会抑郁,因为他们总是会埋怨别人,会把自己处于受害者牢笼。

当你学到一个新的东西的时候,你要写出自己的收获和你下一步行动,这两点就足够了!!!

>第一,我希望你有机会回顾在此学到的东西,还有你打算怎么运用你的所学。也就是说,你打算做哪些改变?”

当你和一个人建立一种关系的时候,你应该思考你和她是啥关系,你们可以如何相处?

>第二,我们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我认为我们应当在这个新关系里合作,来尝试理解发生了什么


第十五章 最后一次面谈

抑郁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有一阵感觉到了最可怕的空虚状态。时间在他面前蔓延,如同没有路标也没有尽头的沙漠,每天的生活只剩空虚,人生的意义无处可寻。

人要成长就要有目标

要实现目标就要不断努力!

可以作为人生格言。

>继续成长和完善就得有目标,而要实现目标就必须好好工作

至简的人生格言

>去拼、去赢!

当我们有压力的时候,会让你警惕,没法放松。

>当你有恐惧感时,焦虑的念头就会跑到你的意识层面,让你没办法放松。就好像它们在你心里拉响警报,告诉你大事不好了,希望你能做点儿什么。

>> 真正的规划,有细节、有日程、有行动

>> ‘我好;你也好’

>> ‘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坐标并非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过程。你不能说‘好了,我终于到了’,好像登顶珠穆朗玛峰一样。你觉得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那就得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而这个选择肯定不能给你庇护,免于‘残暴命运如投石飞箭般的摧残’。

>> 自己形容的那样,像个孩子。你期望我来给你答案,你看我的眼神总像孩子寻求父母的认可。

>> 表现得像个与父母对抗的青春期少年,你正面对抗我,意味着你情感的钟摆从依赖的一头甩到了对我发怒排斥的另一头。其实,你是在反抗你对我的依赖。

>> 你宣告对自己拥有主权的那刻起,你便能独立行事了。

>> 从依赖变成了对抗依赖,然后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

【个人感受】所以,当孩子对抗你的时候,你首先要做到心存心慰,心感欢喜;因为孩子开始独立,开始自己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 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它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会对它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

>> 情商真正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

>> 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 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但也许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

>> 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 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 学习一直是个双向的过程,只是彼此学到的东西不同。


第十六章 道别与新生

仪式感

>人们太容易让重要的事件就这么过去,忘记关注或为它们庆祝,也许是因为我们通常都只在事后才明白它们有多重要。


【优秀网友书评】

蛤蟆先生,是一只不吃天鹅肉的好蛤蟆,集富二代、好男人于一体。在别人的眼里,他温文儒雅,风度翩翩。住着豪宅、开着跑车、当着校董,不抽烟、不泡妞、偶尔品酒,生活自由且快乐。

俗话说“世上的事情,件件藏着委屈。”蛤蟆先生最近就因为一些变故,变得越来越抑郁。他开始失眠、酗酒、不打扮,整天窝在沙发,把自己搞得邋里邋遢。他会在深夜痛哭,听一千个伤心的理由,仿佛坠入了深渊,成了井底之蛙。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蛤蟆先生找到了心理咨询师苍鹭,在苍鹭的引领下开始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10次的心理咨询,犹如一架人生爬梯,让他从井底一步步向上攀登,最终实现自我蜕变,成为大家更喜爱的青蛙王子。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听书名像是童书,其实是一本非常专业,写给成年人的心灵疗愈书。在阅读过程中,你可以跟着蛤蟆先生一起,探寻情绪的根源、体验咨询的细节,完成一场自我的疗愈。

为方便记忆,本书的重点我以“1+2+3+4”的数字进行提炼,即:

1个前提。改变的唯一前提是认识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帮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2个思维。人人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徘徊。真正厉害的人,是理性与感性并存。

3个状态。每个人都有儿童、父母以及成年人的状态,三位一体,成年人之所以痛苦,恰恰是因为不在成人状态。

4个坐标。人生有四个坐标,你选择的坐标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好我好”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

Part 1——1个前提

改变的唯一前提是认识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帮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蛤蟆先生第一次拜访苍鹭的时候,苍鹭开门见山道:“你今天怎么样?”,蛤蟆先生脱口而出:“挺好的,谢谢你。”尽管他并不好,但习惯告诉他我应该这么回答,为什么会有这样下意识的反应呢?

因为,我们从小就被大人灌输了这样的观点:表现悲伤、愤怒这样的负面情绪是无能懦弱的表现,是会被嫌弃和厌烦的。所以,我们学会了欺骗自己,隐瞒自己的真实情绪,好像只有这么做,大人才会开心,我们就不会受伤。所以,当苍鹭让蛤蟆先生描述自己真实感受的时候,他一时半会儿也弄不清自己有什么情绪。

当蛤蟆说“我就是一个不会生气的人”的时候,苍鹭识破了他为自己编织的假象,蛤蟆意识到,他不是不会生气,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生气。当蛤蟆说“我很好”的时候,苍鹭让他看清了自己的悲伤与绝望,他不断追问蛤蟆的真实感觉,因为真实才是了解内心世界的入口。当蛤蟆责怪身边的人如何误解、让他伤心的时候,苍鹭点破了他最大的谎言:没有人能让你不快乐,是你自己选择了让自己不快乐。

改善情绪的第一步正是认识你自己,分辨你内心的真实情绪。

为了让蛤蟆先生的情绪量化可见,苍鹭使出了“情感温度计”的方法,温度计被划分为10个刻度,最低为1,代表非常糟糕,可能想自杀,5分代表还能承受,最高分是10分,表示非常愉悦。

蛤蟆先生第一次给自己打了1-2分,随着咨询次数的增加,他给自己的打分越来越高。这种打分机制不是考试,我们不用刻意在乎分数本身,只需将内心的感受真实呈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自己、作出调整。

蛤蟆先生完成第一次咨询,离开的时候问了苍鹭一句:“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苍鹭回答:“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也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但一切归根结底,都取决于你,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Part 2——2个思维

人人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徘徊。真正厉害的人,是理性与感性并存。

在接下来的咨询过程中,蛤蟆先生逐步意识到,人人的大脑里,都存在着两种思维模式,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蛤蟆先生在一开始选择抑郁,其实就是选择了感性思维,像个婴儿一样,只做出本能反应。而从他接受疗愈,愿意剖析自己的时候,就是回归了理性思维。

什么是理性,什么又是感性呢?简单来说,理性就是一个人对某一件事能够做出理智的分析和判断,头脑不发热,决策不冲动。而感性则是一个人对待某一件事完全凭借心情,容易感情用事,不计后果。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能说一个人理性好,也不能说一个人感性不好,这要看事情的本质面貌。

于丹曾说:“我们需要一种清明的理性,这个理性是在这种嘈杂的世界中拯救生命的一种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一种欢欣的感性。这种感性之心可以使我们触目生春,所及之处充满了快乐。”

所以说,有时候感性和理性是需要并存的。一个人少了感性,会显得没人情味;少了理性,又会显得太死板。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寻求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平衡。当你感受到快乐时,你要让感性尽情飞驰;当你感受到痛苦时,要让理性来干预感性从而减轻不适。

Part 3——3个状态

每个人都有儿童、父母以及成年人的状态,三位一体,成年人之所以痛苦,恰恰是因为不在成人状态。

苍鹭在蛤蟆先生咨询的过程中,将我们的人生分为:儿童、成人、父母三个状态。

1、儿童自我状态。当一个人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他会下意识用童年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感受和行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会本能地顺从和依赖他人,再现过去的情形,体验过去压抑的痛苦情绪,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2、父母自我状态。处在父母自我状态的人,不是在挑剔别人就是在挑剔自己。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会用言行重复父母那里学到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想方设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这套想法。甚至会将审判的矛头指向自己,进行毫不留情的自我批判。

3、成人自我状态。在成人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能摆脱情绪化的控制,合理地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当下的事情。成人自我状态是唯一能学到自我新知识的状态,因为在儿童自我状态里,只是在体验过去的情绪,在父母自我状态里,不是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所以这两种状态都不会学到东西。

那么,我们该如何适时调动成人自我状态呢?

其实,这又回归到了第一个话题——认识你自己。你需要不断思考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你该如何才能到那里去。

蛤蟆先生在认真分析后意识到,成年的他其实一直处在儿童自我状态。

童年的蛤蟆,出身显赫,却一直不快乐。父亲时常对他批评责备,母亲则是对父亲的权威百依百顺,很少去拥抱、安慰自己。为了讨好父母的爱,童年的蛤蟆不得不做出,顺从、取悦、道歉、依赖等行为,并逐步形成了依赖及取悦型人格。而成长的本质就是逐渐打破依赖关系,成为独立人,顺从导致蛤蟆把依赖当成生活本身,童年依赖父母,成年则依赖外界的肯定,一旦收到否定反应,他要么取悦别人,要么自我批判,痛苦不堪,所以一直长不大。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怎样,关键在父母。”,成年人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童年学来的,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一生。

Part 4——4个坐标

人生有四个坐标,你选择的坐标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好我好”是我们奋斗的终极目标。

苍鹭曾问过蛤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是怎么看自己的?你好吗?第二个问题是:你是怎么看别人的?他好吗?

根据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产生了以下四种人生坐标:

1、你好,我不好。处在这个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无法掌控人生,从而产生焦虑、抑郁、自责等情绪。

2、我好,你不好。处于这个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时常攻击、指责别人,产生愤怒、挑剔、指责等情绪。

3、我不好,你也不好。处于这个坐标的人更确切来说是“犯罪者”,既自卑又自大,既自我贬低也攻击他人,情绪反复无常,很容易产生报复社会的行为。

4、你好,我也好。这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选择和承诺。你相信自己是好的,更相信别人是好的,通过行为和态度,持续对自己和别人展现美好。

蛤蟆先生在最后一次进行心理咨询时,放弃了以前迷恋的汽车,选择了骑自行车到苍鹭那里,沿路他欣赏风景,聆听大自然的心跳,觉得身心愉悦至极。到达苍鹭那里后,苍鹭一如既往的问他,感觉怎么样。蛤蟆这次毫不犹豫说“我感觉好极了。”他已经在着手规划未来,不像以前只是想一想,而是真正有细节、有日程、有行动。蛤蟆先生给自己的“情感温度计”打了9分,并把自己的人生标记在 “你好,我也好”的坐标里。因为此刻,他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相信自己的成长和能力,同时也欣赏他人的优点,能够与他人很好地合作,相互促进。

在和蛤蟆的面谈中,苍鹭也收获了成长,他不再像以前那么教条、严苛。他对蛤蟆先生说,这个状态是人生的更高级状态——共情。

共情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个人感受】结合科维的七个习惯,从个人走向社会,也需要共情和情感账户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用特蕾莎修女的一句经典名言来理解: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别人。爱生命里一切需要爱的事物,无需理由。哪怕生命微小到只是一根细小的灯芯,燃烧了,就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他人。甚至,你还可以尝试去照亮一个世界。”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245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749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960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7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68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70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6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2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6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78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4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15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646评论 3 32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9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26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0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