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有雨!

想要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有很多种方式。

但如果你看到或者听到了“明天有雨”,你会做什么呢?

老胡来给大家分析分析,在得知“明天有雨”的情况下,每个人的行为类型。

有的人无动于衷,看了天气预报和没看一样,不care;

有的人则继续深入了解,是雷阵雨、小雨、暴雨或其他呢?然后思考自己的第二天计划;

有的人会告诉自己要带伞,第二天一出门发现忘记了,被淋透;

有的人则会提前把伞放在门口,第二天一出门就带上;

也许,这次天气预报“明天有雨”不准确,第二天却是艳阳高照。带了伞的人,有的人会抱怨怎么带了伞不下雨,不带伞就下雨;有的人则宁愿每次相信天气预报,继续好好带着伞。

… … … …

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样的行为,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人群,我们面对的职场现象。

老胡如果把“明天有雨”当做一个工作的风险预警,那上面所写的各式各样的行为反应了什么呢?

反应了我们明知有问题、明知可能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我们的应对方式。

生活中可以随意,可在工作中就需要有系统的思维和有效的策略。

老胡做了3个现象写照:

写照1:明知风险存在,没有采取任何一点措施,真的发生了,那就像躲雨一样,狼狈地跑来跑去躲雨或者走在雨里,反正也淋湿了。——这不是勇敢,而是麻木。

写照2: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也意识到要采取应对措施,可忙来忙去,忘记了。因此风险发生后,只能像没有风险意识的人(写照1)一样,到处躲雨。——这是缺乏条理和行动力。

写照3:意识到风险,并且具体了解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有条不紊,并不会因为风险的发生而影响大部分的工作。——这是有效应对且执行有力。

职场的朋友们,切勿有麻木症和随意症,这会让你始终在狼狈和应急的状态中。当意识到风险时,应该系统地思考,并积极行动应对。

老胡总结了四个应对风险的层次策略:

首先,规避风险;

其次,转移风险;

再次,减轻风险;

最后,接受风险;

这四个层次告诉了我们面对风险时应该具备的策略,首先最好不要让风险发生,其次能否将风险转移到别的地方,如果不能规避也不能转移,则要思考有什么策略能减轻风险的影响,实在不行再接受风险。

我们很多明知“明天有雨”却不带伞的人,就是直接跳跃了前面三个层次,直接到了接受风险,这就不是最优策略。但既然你选择了接受风险,就要想好后续的后果,例如买感冒药或者准备一块干毛巾等,尽量不要将风险再扩大。

在职场的管理工作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并且有可能导致更深层次的矛盾。例如,上级要给考评不佳的员工做一次绩效面谈,明知下属可能会有抵触情绪或者消极态度,却没有做良好的绩效面谈准备,没有基于帮助下属提升的角度来谈绩效改进,那这样的绩效面谈等于是给员工打了一个低分后,再当面强调一次:“你考评很差!”。

这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事情做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所以老胡经常建议管理者们,要学会假设可能发生的情况,预设你的新政策出台下属的反应,预设你给下属评估后他的反应,预设求助时没有良好反馈的情况等等,一旦你开始考虑自己的行为之后,对方可能的反应,那其实就是在提醒自己做好风险应对,这样就能提前做好方式方法或者心理的准备,面对各种突然而至的事情时,就能更加稳重和游刃有余。

现在,请问问自己,如果明天有雨,该怎么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是否已经厌烦了庞大臃肿的天气 App 们,讨厌广告横飞越来越过分的天气软件越界?一款干净轻巧的天气应用 Umbr...
    最美应用阅读 478评论 0 0
  • (写此文自有寓意,我想摆脱现实,却无能为力,我企望美好,而美好仅编织在朦胧的雨里) 雨帘织进土壤,与天相接,细密有...
    钤花客阅读 454评论 2 1
  • 天气预报 明天有雨 季节早已麻木了躁动的心 此时无奈多过欣喜 仰望天空 有雨的云不知跑去多远 而人们只能赤脚走在龟...
    六六幺幺九阅读 1,187评论 2 2
  • 她靠在窗前,呆呆的望着外面,雨水混着春风一缕缕的往下掉,一阵狂风吹过,树叶被带的沙沙响。几滴雨水调皮的钻进了敞开了...
    美学牙医晓文阅读 686评论 0 1
  • 在这一周里,更多地去感受,和反思。虽然变化还未发生,但也在发生着。 前几日老妈有点感冒,躺床上休息。说实在自己是个...
    静静的叶子阅读 174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