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即将而立,但现在谈人生难免有些稚嫩,不过偶然忆起,还是付诸文字好些,免得忘记!
记忆中,最早有心慌感受的,应该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刚转到这所小学,一切还很不适应,特别是语文老师喜欢第二天早上听写前一天的生词,而且严格要求我们背诵课文。这简直要了我的命,我常常是第二天一个字也写不出,往往中午或者晚上留校背书的人中,总会有我,我现在还依然记得组长(留下来听我背书)那张因为天黑而逐渐绝望的脸。那段时间,哪怕是上课前的集体歌唱,也成为加重我不安情绪的“帮凶”。
好不容易适应了,小学五年级又再次转学,这一次让我心慌的是,以往学的还不错的数学,在这里碰了壁,甚至连作业也经常是错误连篇,再加上当时眼睛已经有些近视,经常看不清楚黑板上老师的板书。一次老师把考试的题目抄在小黑板上,我大部分没有看清,但又不敢和老师讲,后来还是妈妈和老师相熟,才给了我一次重新抄写题目的机会,让我不至在考试中出糗。
后来是很扎实的初中生涯和先懈怠后又扎实一些的高中生涯,这期间也许也有心慌的时候,但扎实的时候很充实,懈怠的时候又无谓,所以心慌的记忆不明晰。大学浑浑噩噩,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工作以后,不顾父母反对,来到唐山,现在想想,最心慌的就是那两年。正巧不久前,当时在唐山带了我近两年,亦师亦友的刘伟大哥来到长沙出差,我们抽空好好聊了聊那段岁月,我把很多当时想不通,不敢讲的心绪和他倒了倒。当时之所以心慌,一是因为唐山离家远,父母一直反对,有些心力交瘁,二是工作没有长进,虽然刘伟大哥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但奈何我这个不长进的弟子,总是入不了门,感觉前路茫茫,三是收入太低,每个月的工资仅够自己生活,没有余钱,当然这和自己不知节俭有关。那段时间我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看不到方向,这也是促使我返湘的重要原因。
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我毅然辞职回家,准备专心考试,虽然嘴上说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但心里并没有底,也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那段时间,我茫然的看书、做题、考试,再看书、再做题、再考试,一次失败,两次失败,三次失败,当时的压力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过幸亏应了那句话,事不过三,经历了三次失败,我幸运的得到了一次机会,有了一份工作,而且还在省会长沙,我的茫然暂时消失了!
现在回过头看看,当时之所以会心慌,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能力不足,而造成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努力不够。种因得因,种果得果,三年级的时候,课后不愿温习生字,不愿努力背诵,当然会是留校的结果;五年级的时候,不愿勤加练习,不敢报告老师,当然会抄写不齐全;在唐山的时候,不会和父母沟通,工作上不肯下苦功夫,学习上不求上进,当然会茫然无措;回家复习的时候,目标不明确,学习不得法,精力不集中,当然会屡屡受挫。有句话大意说的是,今日你的现状,是昨日你思虑和行动的结果,所以千万不要怪任何外部因素,一切今日的种种,都是昨日的因果。
当然心慌也有心慌的好处,正所谓知耻而后勇,经过那段痛苦听写和背诵课文经历的洗礼,让我认识了更多的字,并随后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受益匪浅;经过那段时间魔鬼式的训练,让我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为后来顺利考上好的中学奠定了基础;也经过那两年的痛苦磨砺,让我养成了较好的工作习惯,工作能力也有长足进步,为我今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了铺垫;更幸亏有了那段艰难的备考经历,让我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
所以说,如果感觉心慌,那就证明自己能力不够,有努力,有进步的空间,要想消除这种心慌,唯有让自己变得强大。
这就是我从人生中那些心慌的经历得到的启示。今天刚看到一句很喜欢的话,也许放在这里不太合适,但我非常喜欢,所以用以勉励自己: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不疑。希望自己有这种不惊、不疑的强者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