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渴望理论
更好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我想要什么还是我喜欢什么?所谓更好的自己就是发展新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我想要什么和我喜欢什么。渴望是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内在动力,是改变自己旧有的价值观。
渴望理论是芝加哥大学的哲学家艾格尼斯.卡拉德提出,她写了一本书《渴望:成为的自主过程》。
渴望不是一个理性的决策过程,也不是顿悟一瞬间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价值观的改变这个意义上来讲,需求就是want to (想要),渴望就是want to want to(想要想要)。
不再渴望,是青春彻底死去的标志。
渴望理论告诉我们,人生的重大决策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就如围城里说的一样,婚姻里的人想出来,而婚姻外的人想进去。
所以,我们真正想要做的是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根据价值观选择,而是选择价值观。
二、黑马理论
黑马理论来自哈佛大学的托德.罗斯和奥吉.奥加斯的《成为黑马》一书,主要观点是人才不应该是标准化的产物,没有固定的成长路线。
黑马项目中的所有的人才走的都不是直线,各有各的转折。万维钢老师总结了具有黑马气质的重要特征:
1、总是在追求做自己。更在意对工作本身的享受,想要一种满足感,不是因为收获而满足,而是做这件事情就很满足。不是因为卓越而满足,而是在满足中达到卓越。
2、没有长远的目标
黑马们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不讲长期目标,只有近期目标。近期目标符合现在的价值观,想方设法完成近期目标,完成后干什么,那时候自然会知道。
三、才华和野心
财富分配本质是各信号和激励机制,看的是你做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
为了学习而学习,本质是为自己而学,才华是自己的享受。但是如果为了自己以外,还想做点事情,一定要跟世界有连接,这就是野心。需要虚心接受训练,要跟人合作,做很多没有意思的事情,只有野心才能支撑我们做下去。
如果要做事,就要有野心,但是别过度。如果搞不清自己想要什么,又想着求知,又想着有成就,自己又不狠心去做事,这是自己的人生观不自洽。
四、婚姻是什么
婚姻是二人的关系于每个人的自我之间的斗争。
大卫.布鲁克斯在《第二座山》里把典型的亲密关系分成了七步:
一见钟情
想要了解对方
开始约会,把自己暴露给对方
燃烧
危机
原谅
融合
在结婚之前还是要进行最后一次理性的思考。心问题是愿不愿意为了婚姻放弃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权,有没有爱这个人到愿意跟他一辈子聊的程度?除此之外,布鲁克斯说还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1、道德,绝对不能鄙视
2、性格,关注其情感依赖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
3、对这个人的爱到底是哪一种(激情、喜欢、承诺),需要三种都有才可以。
结婚只是开始,婚姻幸不幸福,在于你愿不愿意被改变。
五、老去
延缓衰老的方法有:
1、走路。快走,户外边走边晒太阳,速度要达到有点喘不过气来,出汗才算达标,每天三十分钟。
2、间歇式断食。五二饮食法。一周内五天正常饮食,两天节食。
3、读书。是读书,不是读报纸看手机,每天30分钟,睡前读,读不进去也能利于睡眠。
4、工作。晚点退休可以有目标感。
诸行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