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做苦行僧似的修行

今天在线复盘,姐妹提出困惑:

有了自我觉知后,开始刻意屏蔽身边喜欢抱怨的人,并学会忘我的聆听,积极的分享,花心思营造好的氛围等等。

自己的脱单上,有接触一些异性朋友,如果是以前一开始不那么感兴趣的话,一早就对方贴了标签,这次就没有,而是更多的问自己:有没有违背我的核心择偶观?如果没有,那就试试继续了解。但是身边的朋友会怀疑地问我:你自己内心享受这个过程吗?你内心快乐吗?我回答其实不是很快乐,那这种状态是否像个苦行僧?

于是又开始产生了自我怀疑,受到身边噪音的影响,确实不那么开心,不像以前那么洒脱。

老师反问:那像以前,洒脱的结果,好不好呢?是不是你想要的呢?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1.修行不代表不快乐。

在想变得更好的人看来,肯定不是。

不要以现在开不开心为标准,这是比较低层次的需求。做对的事情并不是舒服的事情,短期的洒脱,还是长期的真正的成为幸福的女人,要自己做选择。

很多人不知道你的选择,他们觉得眼前爽是重要的,是受了局限性思维的影响。

像那些国学大师、得道高人,他们不是想象中那样自由洒脱,反而是非常谨慎小心,做事很认真,知道边界在哪儿的人。这种人心性最高。

2.用结果说话。

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更多的人。

我们身边有的人其实是不想被你影响的,但如果你用结果说话,很多人是会很服气的。也是能真正影响到她。

3.智慧的平衡。

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不是把所有墨都砍掉,而是不断培养自己的能量,影响愿意被影响的人,保护自己的能量,在结果出来以前,要和同频的人多聊多链接,否则很容易被带偏。


ps.

那个久违的声音,在白露后的初秋夜晚再次响起,内心瞬间平静安宁温暖,谢谢这被天使吻过的声音。



王菲《Landing Guy》,女神唱民谣空灵深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