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振华伊川焦点团队坚持分享第124天——20200920《尊重与希望》读书笔记-第5章“从梦想到现实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目标架构”三、设定良好构成的目标P117-121

      为了形塑目标,SFBT咨询师在倾听与接纳当事人抱怨与诉说的同时,并不会特别激发当事人进行更多负面的探究,反而是对当事人的目标充满好奇,企图引导当事人将“抱怨”转成“想要的”目标,并以“想要什么”来代替“不要什么”的语言陈述。

      如果当事人以负向语言描述自己的现状时,或表示想要停止特定行为时,咨询师仍然需要从当事人口中获得他如何描述目标的“正向语言”:目前的他不想要特定的负向事件继续发生,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他“想要”发生的是什么;如此才能避免咨询师预测当事人的目标,并较能把握当事人知觉中描述目标的定义与内容。

      SFBT的目标发展的小诀窍,除了前述由负面到正面、由抽象到具体,还包括由多选一,由大到小,由内在到人际,由他人到自身。

      如何设定“良好构成的目标”SFBT有几个提醒:第一,目标是对当事人具建设性、重要性、吸引力的,以及符合当事人价值观,即被其认同的。第二,目标是可具体观察评量、清楚明确、可反映改变讯号,以及描述着行为动态历程化细节的。第三,目标具有人际互动情境和行为动态历程的详细脉络。第四,目标必须是在当事人可控范围内及可承担的情况下,有些难度但又可能达成的适合于目前现实与符合成本效益的。

      须知:针对当事人口语表达出来的所欲目标来进行咨询工作,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一种深度信任、尊重与赋能的行为。

20200920-6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