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评讲有感

无论是之前一直教九年级,还是今年教六年级,变的是教材及学情,不变的是毕业升学考试。作为常年奋战在九年级的我来说,对九年级的复习备考,我并不陌生;作为第一年教六年级的新手来说,对六年级的复习备考,我是心里没底的。

把握不住方向点,对小学生的学情把握不是太准,这都要求我得多动脑多观察。

系统复习的真正指导性东西在哪里?除了课程标准,除了研究统编教材,我觉得分析试卷的出题点也很重要。因为这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我觉得至关重要。

县教研室的第一次“教学衔接评估”考试结束了,这两天,我都在研究试卷。这两天,我都在思考如何进行我的语文教学复习工作。

一、“书法展示”排在第一。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一手整洁美观的书写会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书写展示的形式有这样两种形式:1.根据拼音写汉字,把汉字写在四线格里;2.给出一两句话,按照正确的书写方式将句子抄写下来。第一种考查方式不仅要会书写汉字,还要注意汉字书写的间架结构和起笔顿笔等;第二种考查方式不仅要书写规范、卷面干净,还要注意书写习惯及美观的要求等。无论是哪种考查方式,都要求我们平时要关注学生们汉字的书写及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

根据实际情况,学生们在这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书写不规范,连笔;比如,不注意布局;比如不知道开头要空两格等。而这些,都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书写习惯等的严格要求,要落到实处。

二、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注意把功夫花在平时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础知识的积累涉及到字词的书写,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的积累,古诗词、文言文及名句的积累与运用,语文园地中的语言运用,综合性实践活动、名著阅读等。在这些对日常积累的考查中,不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更注重结合语境的辨析及运用,突出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相连。

分析试卷中的以上出题点,它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常抓不懈,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语文书上的东西表面上是讲完了,但线上教学的弊端,学生的作答情况还是让我大跌眼镜,这其实也提醒我即使是今后的系统复习,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也要常抓不懈,不过要注意把功夫花在平时。注意利用好边角时间,比如,课前五分钟的朗读积累,比如晨读晨诵的及时检测等。在这方面,我心里要有底儿,要注意有序性和系统性,要把复习与检测结合起来。

三、要把握生活中的热点

今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武汉疫情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深受其中,作为疫情面前的我们,都有自己的深切感受。所以,这个时政热点我们要把握住,比如关于疫情的阅读题,涉及学会感恩、结合实际谈感想或自己对某一个句子的理解。比如,疫情期间那些有特殊意义的耳闻能详的漫画或图画。

四、要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训练。这里面更多的需要我们老师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及阅读能力的指导与培养。当然,上面所提到的有关疫情的阅读文段只是一个素材而已,关于问题的设置及如何根据内容作答则涉及到阅读方法的运用,需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在提及这一点的时候,我一直听到一个声音: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还是得多刷题。对于这样的观点,我虽然不反对,但我也不赞成。因为天下题如浩瀚烟海,我们的学生又怎能做便所有的题。我更觉得,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题意的把握,要引导学生有一题来反观一类题,要把这一题作为一个引子,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由一题带动一类题。当然,我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梳理的方法要通过做典型的试题来学会运用。

在这一点上,我自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多见题,学会对题型进行归类整理。只有老师自己见得多了,对学生进行指导时才能更好地举一反三;

2.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要注意对学生尽心思维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训练;

3.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梳理文章思路及做题思路;

4.要加强对学生做题规范的指导;

5.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读起来、思起来、动起来。

五、写作更加关注学生的亲身实践、关注学生的真实感受。(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