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清朝曾经的经济支柱型产业

“茶叶”——清朝曾经的经济支柱型产业

茶叶在清朝的经济政治中起到了重要角色,对外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是清王朝重要的税源,对内通过茶马贸易也间接的凝聚了中国境内的各个游牧民族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一、茶叶是清政府的钱袋子

1、对外贸易:

在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当年,欧洲各国向清朝输入了总价值约为一百九十一万两白银的商品,而清政府则向外输出了价值约为三百六十四万两白银的商品,超过进口商品一百七十三万两,在这些出口商品中主要就是茶叶、生丝和瓷器。

在19世纪前期,茶叶占到中国出口商品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仅广州口岸每年就向英国输入茶叶达35万担,价值9445万银元。

2、对内茶叶是维护国家完整和稳定的重要商品。

在清代“茶法”和“盐政”是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的国家政策,贩卖茶叶需要官方开具“茶引”后才有资格从事贩运。

清代“茶法”有三种:

(1)官茶——茶马贸易,存储在陕西、甘肃等与少数民族交界之地,换取马匹;从顺治元年开始,清政府就规定了以茶叶向“番族”换取马匹的交易标准,“上马给茶篦十二,中马给九,下马给七”,每一百斤茶叶为十篦,每篦为两封。到了顺治十八年,达赖喇嘛主动向中央政府请求西藏为中央政府输送马匹用来换取茶叶。乾隆十一年,甘肃巡抚黄廷桂向皇帝上奏,甘肃所属的:西宁、河州、庄浪三地,番、民错处,惟茶是赖。因此这些地方的番、民都用粮食来换取茶叶,当地政府一共用六万五千五百余封茶叶换取了三万八千一百余石各色杂粮。这里所使用的茶多是廉价的砖茶,而非名贵茶叶,如按一石100斤来算,每1斤茶叶可换取11.6斤的粮食,这样的交易极大地充实了地方财政,所以甘肃巡抚恳请皇帝将茶叶换取粮食的做法“着为永例”。

(2)商茶,由政府开具茶引,商贩将茶叶用作商业买卖,政府收取税银;

(3)贡茶,是专门进贡给宫廷使用的。

3、三大茶叶出口地:

在鸦片战争之后,当时全国诞生了三个最大的茶叶出口地即:汉口、上海和福州。汉口的茶叶多流向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和俄罗斯,茶叶多为压制的砖茶;上海作为当时最大的茶叶出口地,其出口的江西、安徽产的红、绿茶销往欧洲,浙江绍兴出产的茶叶发往美国,宁波出产的则大多被日本进口;至于福州出口的茶叶多是销往南洋群岛和南美洲。

而茶叶也在欧美各国的经济贸易中成为了“绿色黄金”。

二、让大英帝国为之疯狂的茶叶

在18世纪40年代的英国,就曾发生过多起与茶叶走私有关的恶性事件:

1744年,一名海关官员在索尔汉姆( Shoreham)被走私者打伤并被抓走。

1745年,三名海关官员在格林斯蒂德格林(Grinstead Green)的一家酒吧被打伤并遭到抢劫。

1746年,霍克赫斯特团伙与温汉姆团伙( Winghamgangs)在山德维治将11.5吨茶叶从船上装到350匹马的背上时发生了冲突,结果在现场留下了九名受伤者。

1747年,走私者在梅德斯枪击了四名土兵。

1747年10月走私犯袭击了在普尔港的政府海关。

在道光年间英国在从中国进口茶叶后,销往本国时每一百斤茶叶收取五十两银子的重税,但是中国在出口时每一百斤只征收二两五钱银子。而当时的英国民众面对如此高昂的价格也依旧对来自东方的“神奇树叶”趋之若鹜。

最早英国人是很少喝茶的,在1699年,英国进口的茶叶还只有6吨,到了18世纪末却达到了惊人11000吨,在一百年的时间里,茶叶从贵族走向平民,在英国迅速取代了其他的酒精产品,成为国民饮品。“一周两盎司(28克)的茶···可以使冷冰冰的晚餐变得热气腾腾的”,这是当时英国人的普遍认知。当时英国普通工人每周购买茶叶和糖的花费,就需要耗费整个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而大量的茶叶消费也成为了英国财政的最大的税收来源,每年由茶叶带来的税收占英国全部税入的十分之一。从1834年的数据来看,英国全年消费了5300万镑的茶叶。

三、被赶出市场的中国茶叶

英国人开始着眼于自己培养茶树,1848年,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钧受东印度公司的雇佣,来到清朝购买茶树苗和种植茶树、炒制茶叶的工人,并带回到英国的殖民地——印度。英国人先后在这里开拓了两百万英亩的土地,用来种植和加工茶叶。适宜的气候,加上工业化的生产,英国人一举扭转了由茶叶带来的白银流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在将成品运回英国之后剩余的茶叶,英国人开始向全世界贩卖,甚至往大清倾销。

1892年,四川总督刘秉章在给清朝总理衙门的电报中就感叹道:四川的茶叶全靠销往西藏才能得利,而这些收益也都用于治理西藏,但是英国人已经开始从印度向西藏贩卖茶叶。这直接导致四川的茶叶滞销,治理西藏的银子也没有了着落。长此以往不仅西藏会难以管理,四川的茶农也会失业,不是饿死就是成为盗匪,影响安定。

而在当时茶叶卖不出去也不仅仅只有四川一个地方。当美国看到英国种茶发了财,也开始从清朝购买茶树苗,最多一年购买十二万株,这也让美国减少了对中国茶叶的需求,同样日本也开始寻找别的茶叶购买渠道,昔日的茶叶消费大国中,只剩下俄罗斯还在大量购买中国茶叶。

无可奈何之下,宣统初年汉口、福州开始购买外国的机器,并且聘请印度的炒茶师傅来挽救清朝的茶叶市场,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清朝只抢占到了东欧和非洲的部分残余市场,在这场贸易战中一败涂地。据2009年的数据,中国当年的茶叶产值约为300亿元,而英国立顿茶叶当年的产值就达到了230亿元,而且中国茶叶价格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甚至比肯尼亚还要低百分之二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