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晨读《学习之道》收获】之“专注”
1 频频刷屏的“专注”
在维茨金提到对象棋、太极、文学、打坐、哲学等等的热爱中,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完全融入其中,挖掘思维的潜能。也就是:专注。
此前猫叔推荐的《关键20个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里,同样提到了在学习新技能时,要保证高效学满20个小时,中间不能停。这样的方法,我理解的就是专注,把全身心的力量投入一件新鲜事物的学习上。
纵观其他一些厉害人物的访谈、自传和文章,“专注”(focus)一词频频出现,乔布斯、扎克伯格、马斯克、俞敏洪、查理.芒格、比尔.盖茨……巴菲特甚至提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专注”。
与《精要主义》和《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异曲同工,他们排除其他干扰做一件事情,只是为了把它们做到尽善尽美。美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提姆.费里斯把自己对200世界级牛人的采访集结成册,写成了一本书叫《Tools of Titans》。这些牛人中,80%以上的人都会做冥想或者专注力训练。
《刻意学习》也教我们要学会牛人做人、做事、思考问题的心理表征,这些才是更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琢磨的东西。而如果一个特质N多人都具备,我就会把它当做一个所谓做人做事的“底层规律”,也就是最基本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恰恰是栽倒在这些“常识”上面。拼命想要在没有根基的沙子上,学习所谓更多的“专业技能”好搭建人生的金字塔。最终,陷入低水平勤奋,付出N多但是没有效果也就可以预见了。
2 如何训练“专注”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陈词滥调”的文章,说的是如果有些词汇,假如你在不同的地方都看到被提及,那么,无论它们被隐藏在多么犄角旮旯的地方,都需要引起格外注意。因为,这必定是极其重要的东西。“专注”就是其中之一。
而在《从物理学第一性原理中,走出一条幸福之道》一文中,我尝试用第一性的方法说明,如何从你喜欢的榜样身上,拆解出一套你想具备的优秀品质,逐一打磨,再凑成一个理想中的自己。既然“专注”是我们认为是人生必备,那就来看看维茨金在《学习之道》中是如何教我们专注地吧:
1、平心静气应对嘈杂声。在我自己的体验中,就是把这些视为背景,当你专注进入一件事情时,这些,其实连背景都不是了。
2、留心觉察,注意到底什么在导致你分心。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它失控,化情绪为力量。
方法不多说,埃利斯在《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中说得够多了。如果想不起来,可以去【剽悍晨读】的历史文章里面查找。
3、好好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4、冥想15分钟。
5、运动或者听歌。
6、像卖油翁一样,勤加练习,最后,你的专注也会变得“无他,唯常习尔”。
3 其他细节
别的你也许会感兴趣的细节:
1、维茨金从12岁起,就一直写周记,记下自己的象棋学习心得并不断观察他自己的心理变化。
2、18岁读到了《道德经》,从此生活发生了转折。而在《巨人的工具》中,提姆.费里斯采访的200余位顶尖牛人的推荐书单中,《道德经》也在被推荐榜单的前三。
3、维茨金提到的“渐进理论”,难道跟我们常说的“饱暖思淫欲”或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是一样吗?吃饱了,不折腾着让自己变好,不相信自己能做到更好,那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
001 反思总结很重要
002 “专注”是成功的不二法宝
003 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瑰宝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