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上午十点,玉林市中医院护理门诊的理疗室里,暖融融的艾草香正随着葫芦灸的热力弥漫开来。我躺在理疗床上,肚脐在温热的灸感中渐渐放松,耳边只剩抽风机运转的轻微嗡鸣,直到一阵急促而厚重的警钟突然划破室内的宁静——那声音从门诊楼外传来,绵长而有力,像一把钝重的锤子,一下下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我下意识地抬眼望向窗外,透过百叶窗的缝隙,能看到走廊里路过的医护人员停下脚步,有人抬手看了看表,眼神里多了几分肃穆。第一声警钟持续了整整三分钟,没有间歇,没有起伏,只有穿透空气的庄重,仿佛在静静诉说一段不能忘却的过往。三分钟后,警声骤然停歇,理疗室里短暂恢复了先前的平静,但那股沉甸甸的情绪却未散去,连艾草的香气都似多了几分厚重。
不过片刻,第二声警钟再度响起,依旧是同样的时长,同样的肃穆。这一次,我不再是被动聆听,而是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94年前的今天,也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秋日,沈阳城外的枪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日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继而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那一天,山河破碎,百姓流离;那一天,无数先烈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长城。三分钟的警钟,是对3000多万遇难同胞的深切缅怀,是对那段屈辱历史的郑重回望。
当第三声警钟在三分钟后准时响起时,理疗床上的温热似乎有了更重的分量。我想起方才护士递来的热敷包,想起窗外整洁的街道、来往的车辆,想起身边医护人员忙碌却有序的身影——这些习以为常的美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94年前的祖辈们用鲜血染红战旗、用生命守护家国换来的。他们曾在枪林弹雨中跋涉,在饥寒交迫中抗争,只为后代能免于战火,能在和平的阳光下安稳生活。
三声警钟,三次三分钟的停歇,像是历史与当下的对话,将94年的时光轻轻串联。当最后一声警钟落下,理疗室里的艾草香重新萦绕鼻尖,却多了一份不一样的意义——它不仅暖了身体,更醒了人心。我们这代人虽未亲历战火,却不能忘记历史的伤痕;虽身处和平年代,更要扛起传承的责任。
就像这中医院里的葫芦灸,以传统疗法守护生命健康,我们也该以敬畏之心守护历史记忆。因为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刻骨铭心,为了让“振兴中华”的信念代代相传。
从中医院回来的路上,阳光正好。我经过玉林市政府,看到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在微风中舒展,我由衷坚信:正义必胜,这是历史的必然;和平必胜,这是人类的向往;人民必胜,这是民族的力量。94年过去,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但那段用生命写就的历史,永远值得我们刻在心底,砥砺前行。(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