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弟弟经常不喜欢妈妈刻意大嗓门叫他名字,不知道弟弟不喜欢可能跟性格有关系吧!
久而久之我也不喜欢大嗓门的人,婶婶家离我家比较近打一个喷嚏的声音在家就可以听的很清楚说话声音也是很高分贝的。
但是我喜欢她们拉家常时偶尔传来爽朗的笑声,安静的人听了觉得瞬间能刺激你的多巴胺很神奇的魔力!
村里的人多数是没有上过学的,所以文邹邹在她们那不好使要么是合群要么听她们说,偶尔她们也会冷不丁的招惹你几句!
但是不可否认村里人八卦真的好多,好使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家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马上就成了这帮婶婶们的话题了,通过她们的表情、眼神你可以想象到一个比一个说的带劲、说的接近实际情况。
我弟弟就经常说别人家的事她们怎么那么热心呢!这一点我同意弟弟的看法!
大多数的时间我还是挺爱热闹的,喜欢听妈妈跟她们说话包括八卦什么的、做针线活的时候、寒暄的时候、借东西的时候、帮忙的时候。。。貌似这种时候是很多的。
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我从上小学一年级的就会打麻将了。那时候麻将的是小小的那种一放学我就背着麻将袋找人打麻将,那时候学习父母也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的,只要作业做完了爱干啥就干啥去。
老师都是一个村的,所以有时候背着麻将袋会碰到老师,老师就会问作业写完了嘛把心思用到学习上好吗?
批评后背着麻将袋回去了,心情不好。
跟我同龄的女孩在村里有四个,我们刚好是一桌,呵呵!不能玩麻将就去抓子或是跳绳活动,疯丫头一枚!
玩够了才回家,爸爸会监督我预习第二天的课程的。
我虽贪玩但是学习从不落下,虽然成绩不是特突出但是也算是好学生了。
长大以后,回村里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几乎再也没遇见过婶婶们的笑声了,村里变得异常的安静了也可能跟年轻人越来越少有关系村里住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
村子还是原来的村子,那样的场景已不在了!
社会在变,
城市在变,
村子也在变,
不变的是那颗年幼时感知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