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锁有关知识点

死锁概念: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线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为互相等待对方所占用的资源而陷入无限等待的状态。当发生死锁时,进程/线程将无法继续执行下去,系统将会陷入无限等待的状态。

预防死锁:为了预防死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避免互斥:尽量减少对共享资源的竞争。例如,可以采用读写锁(read-write lock)而不是互斥锁(mutex)来管理共享资源。

避免占有和等待:进程在等待资源时不占用已经获得的资源,例如,在申请资源之前要先释放已经占有的资源。

避免不可抢占:不允许进程抢占已经被其他进程占有的资源。例如,可以引入优先级概念,只有更高优先级的进程才能抢占资源。

实现资源有序分配:按照某种顺序分配资源,从而避免循环等待。例如,可以规定所有进程在申请资源时都必须按照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

引入超时机制:如果进程等待时间过长,可以强制释放已经占有的资源。这可以避免进程陷入无限等待的状态。

引入死锁检测和恢复机制:在发现死锁时,可以通过撤销某些进程的资源占用或者强制终止某些进程的方式解除死锁。

需要注意的是,死锁的预防和解除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避免死锁:避免死锁需要实现以下措施:避免资源竞争:

在设计系统时,需要考虑避免进程/线程之间的资源竞争。

合理分配资源:系统需要合理地分配资源,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占用。

引入死锁避免算法:如银行家算法、鸵鸟算法等,这些算法可以在系统发生死锁的时候主动检测并解除死锁。

引入死锁恢复机制:在发生死锁时,系统可以尝试恢复到一个安全状态,从而避免进一步的死锁发生。

死锁的检测和解除

死锁检测和解除是操作系统中解决死锁问题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死锁检测和解除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图论算法:通过构建资源分配图或者进程等待图来检测死锁。如果图中存在环路,则说明系统出现死锁。

系统状态分析:通过对系统状态进行分析来检测死锁。例如,可以通过遍历进程等待队列,判断是否存在进程无法继续执行的情况,从而判断系统是否出现死锁。

超时机制:在进程请求资源时,规定一定的超时时间,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能获得资源,则认为进程出现了死锁,需要进行解除操作。

抢占机制:当系统检测到死锁时,可以通过抢占某些进程占有的资源,从而打破死锁循环。

进程回滚:当系统检测到死锁时,可以选择回滚某些进程的状态,从而恢复到一个安全状态。

强制终止:当系统检测到死锁时,可以选择强制终止某些进程,从而释放资源,解除死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