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ABC 读书笔记 (三)
第三章 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
共产主义制度
之前提到过,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两个基本矛盾:一是生产时的“无政府”状态,二是社会的两个阶级始终处于对立状态。
既然共产主义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那么必然要对这两个基本矛盾进行批判和扬弃
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则是针对这两个矛盾的终极解决方案,首先是公有制,公有制要求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即生产资料不归任何一个人,而是归于社会所有,也是归于社会的所有人拥有。此时生产就不为了竞争或是利润,而是为了需求而生产,这样一来,生产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合作社,人们有组织地生产出被需要的东西,并且由于压榨剩余价值消失了,因此剥削也消失了,阶级也消失了。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有什么东西被需要,怎么知道应该生产多少呢,这就是计划经济的作用。计划经济是建立在强大的计算和组织能力之上的,由一个专门的部门或是机器来计算不同工业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怎样分配,它们需要生产什么产品和生产多少,技术力量往哪里使用。每个工业部门在开工之前就已经得到了生产计划,这是计划经济为它计算好的。
这需要强大的计算力,不过在今天看来,似乎已经不是不能实现了。
另一方面,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不得不为了薪水从事他不想做的工作形成对比。共产主义下的生产还要求,生产应该按照人的意愿来进行,如果有人愿意,他可以这周从事工业生产,下周去发电站工作,当然前提是他能胜任这些工作(学习过或培训过),这在社会中一切成员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时,是可能的。
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分配
既然共产主义下的生产是为需求生产,那么人们的分配也是按照需求的,由计划好并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放在公共的大仓库里面,人们会根据他自己的需求拿走他需要的东西。
你可能会觉得很荒唐,如果有人贪心拿了一大堆东西走了怎么办呢,当然,肯定不能从一开始就进行按需分配,最开始时也应当有相应的制度限制,比如人们劳动的证明等等,如果物质还是很紧缺,或者货币还没有自然消失,还是需要采用按劳分配的形式来分配的。
但在你可以设想,在公有制实行后,生产资料公有,货币消失了。一个人拿走额外的他不需要的东西去做什么呢?他无法拿去交换,因为人们需要什么就去仓库拿就行了,为什么要跟他交换呢;他也无法拿去售卖,因为货币已经不存在了。到头来,他只是拿了一个对他来说完全不需要的额外的东西,这个东西放在他这里是一个累赘。这就与道德约束没有关系了,已经上升到了人自然需求的层面。
当然,这是在共产主义实现后的情况下。
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管理
国家是一个阶级用于维护自己统治的工具,是阶级的统治组织,是一个阶级用来反对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如果阶级消亡了,国家将不复存在,因为阶级斗争没有了,不需要对哪个阶级进行限制。
但是如此庞大的一个组织,依然需要管理,分配劳动力、制定计划、统计社会收支、组织科研、维持秩序等等,这些都是管理要进行的工作。
这些工作会交由委员会以及专门设置的统计局工作,并且由于前面提到的工作以人意愿轮换的情况存在,所以将不会有固定的官吏,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委员会成为其他人的管理者,只要他们足够优秀到可以带领全人类(也就是说只有人类之中的佼佼者可以成为管理者,因为他们能够胜任这个岗位,所以才得以轮换到这个岗位)。
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
我们常常说,如果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生产力将会极大地发展,这是因为共产主义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发展最大的问题——内耗。
是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因为阶级斗争而消耗的生产力是非常巨大的,这其中不仅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有资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其表现的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镇压、罢工、起义、战争等等,这些活动的存在导致人类的巨大内耗,以至于没有更多能量用于探索物质之外的事物,毕竟物质还紧缺呢。
一旦这些内斗消失,物质丰富将不成问题,人们可以把精力投入到个人生活、精神发展、文化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上。
共产主义不是平均主义
共产主义并不是把任何事物都均分,因为那与共产主义要求的生产集中所相悖
共产主义的反对者们总是把共产主义描绘成平均分配。他们说,共产党人想把一切都夺走,然后再平均分配,包括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以及消费资料。没有什么比这种观点更荒谬的了。首先,这种普遍的重新分配是不可能的。因为可以平分土地、耕畜、货币,然而绝不能平分铁路、机器、轮船、复杂的设备。这是第一。第二,平分不但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会使人类倒退。这种平分意味着会形成大量的小私有者。而我们已经知道,从小私有制和小私有者的竞争中产了大私有制。就是说,如果实现了普遍的重新分配,那历史又要重演,人们又要重复那个说了又说的故事
安娜其的社会主义
安娜其支持物质丰富后的按需分配,可却认为不应该存在任何社会级的管理机构,这样的情况下无法组织大生产,也无法发展生产力,也就无法做成任何大事。
无政府主义者指责共产党人说,似乎共产主义在未来的社会里还保留国家政权。我们知道,这是不对的。真正的区别在于,无政府主义者更多注意的是分配,而不是生产组织;他们所想象的这种生产组织,不是巨大的协作经济,而是大量小型的“自由的”、自治的公社。显然,这种制度不能使人类从大自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它的生产力发展甚至都达不到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能达到的那种限度。这是因为无政府主义不是使生产合并扩大,而是使生产分散化小。所以无政府主义者在实践上常常倾向于瓜分消费品,并反对组织大生产,这是毫不奇怪的,而是所谓流氓无产阶级的即无赖无产阶级的。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活很苦,但是却不能做任何独立的创造性工作。
小资的社会主义
小资害怕革命,希望通过改革来达到社会主义,可是他们不知道,在别人制定的规则里,最后只会被同化或吞没,资产阶级会利用他们指定的游戏规则渐渐没收改革的“革命”成果。
小市民的(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它依靠的不是无产阶级,而是破产者的手工业者、小市民,部分地依靠知识分子。它反对大资本,但为的是小企业活动的“自由”。它多半主张资产阶级民主,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希望通过“和平途径”来达到自己的理想,如通过发展合作社、劳动组合、联合手工业者等等办法。我国很大一部分城市社会革命党的合作社就属于这种类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些合作社企业逐渐退化成为一般的资本主义组织,而这些合作社的举办人本身同纯粹的资产者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农民的社会主义
严格来说农民其本身并不完全算是无产阶级,因为他们还保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们支持团结起来赶跑地主,却不支持大生产。
农业-农民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有时近似农村无政府主义。它的最大的特点是,它从来就是把社会主义想象为大经济,非常近似于主张瓜分和均分的思想;他们与无政府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要求有牢固的政权,以保卫自己反对地主,同时也反对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党的“土地社会主义化”就是这样的“社会主义”,这种“土地社会主义化”想永远巩固小生产,害怕无产阶级,害怕整个国民经济变为大型的协作统一体。此外,在某些农民阶层中还有一些其他型式的社会主义,它们更多地接近于无政府主义,不承认国家政权,但是带有和平的性质(如教派共产主义,反正教仪式的教徒等等)。农业-农民的情绪只有在多年以后,当农民群众懂得了大经济的一切优越性(关于这一点,我们下面还要多次提到)的时候,才能够铲除。
奴隶主的社会主义
古希腊式的社会主义,人人平等是没错,但是奴隶没被他们算作人,压迫依然严酷,奴役依然普遍。
奴隶主和大资本家的所谓社会主义。实际上,这里连社会主义的影子也谈不上。如果说上述三派的“社会主义”里还有那么一点迹象,如果说它们还是反对压迫的,那么,在这里,有的只是空话,是以欺骗手段来混淆视听。资产阶级学者曾使这种子观点风行一时,而妥协派的社会主义者们也和他们唱一个调子(其中包括考茨基之流在内)。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共产主义”就是这样。其含义就是,奴隶主的组织“合伙地”和“共同地”剥削无权利的奴隶大众。在奴隶主之间是完全的平等和普遍的一律。奴隶们则一无所有:他们变成了牲畜。十分明白,这里没有一点社会主义的气味。现在有一些资产阶级教授也在“国家社会主义”的招牌下鼓吹这类“社会主义”,其唯一的区别就是变为奴隶的是现代无产阶级,而代替奴隶主的是高高在上的大资本家。事实上,这里一点社会主义的影子也没有,有的只是国家的、苦役式的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戴着洁白的手套可没法干革命。”——弗拉基米尔·列宁
为了能够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必须完全夺取政权和军队,以此来成为统治阶级,否则旧世界是不可能被推翻的。资产阶级绝无可能自己交出权利,必须经过战斗来获得。
只要无产阶级夺取或者部分夺取了政权,就必须实施无产阶级专政,专政也就意味着强有力的统治和镇压,因此想在革命中洁白如玉也就是不可能的,想再谈“所有人的自由”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两个阶级的是势不两立的,有资产阶级的自由,就不会有无产阶级的自由。
需要指出,夺取政权后的无产阶级对于一切剥削者的斗争,都应当是严酷无情的,哪怕有时要使用恐怖手段。抢走大地主的粮食,是因为大地主早就抢走过无数贫农最后的救命粮;对资本家进行严酷的镇压,是因为资本家早就奴役和镇压过成千上万个无产者;处决沙皇全家,是因为沙皇处决过的老百姓的尸骨早就可以堆成山。一切对敌人的可怜,最终都会变成对自己的残忍。这是因为这场斗争是针对一切剥削者利益的斗争,他们当然知道失去这些利益会怎么样,他们绝不会轻易投降,反而会反扑得越来越激烈和疯狂,无产阶级若没有与之相对的决心,就不可能成功。
对无产阶级专政的非难来自各个方面。首先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说他们反对任何政权和任何国家,然而布尔什维克共产党人却维护苏维埃政权。任何政权都是暴力和对自由压制。所以应当推翻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任何专政都是不需要的,任何国家也是不需要的。这就是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断。他们的反对意见只是从表面看来很革命。实际上,无政府主义者不是比我们布尔什维克更左,而是更右。实际上我们为什么需要专政呢?是为了有组织地彻底打垮资产阶级的统治,是为了用暴力对付无产阶级的敌人(我们公开地说出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手中的一把斧子。谁反对它,谁就是害怕坚决的行动,谁就是害怕得罪资产阶级,谁就不是革命者。当我们完全战胜资产阶级的时候,我们就将不再需要任何无产阶级专政
夺取政权
要实施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必先夺取政权,夺取政权并不是把政权从资产阶级的口袋拿出来放入无产阶级的口袋,而是要把旧的政权砸个稀巴烂,再建立起新的政权。
首先,要反对一个政权,就务必要瓦解它的军队,一个国家最强大的力量就在于其军队,资产阶级的军队是按照他们的方式挑选组建而成的,一定会为他们的政权尽最大力量的抵抗,革命胜利的第一个标志就是资产阶级的军队彻底瓦解和崩溃。
其次是摧毁旧的政权,将原有的机构摧毁,再建立新的,属于无产者的政权,当然也会有原先旧政权中的人进入新政权,但是这是由不一样的方式组织起来的。
瓦解资产阶级军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革命者应当把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看作是自己的功绩。在资产阶级的纪律没有受到破坏的地方,资产阶级是不可能战胜的。绝不能又想打倒它,同时又怕刺伤它。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共产党
无产阶级在做任何事之前,首先必须得团结起来,而一个政党则是团结起来的最高战斗力,也就是共产党。这个党必须要懂得无产阶级的真实情况和利益,看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形式,并且具有领导战斗的能力。但是要知道一点,党在人员的数量,总是远远小于她维护利益的那个阶级的总人数,因为不可能使阶级的所有人都成为党员,具有如此先进性的阶级还未存在过,所以党员总是会从无产阶级中最优秀,最有战斗力的人之中选出,并且由他们来率领整个阶级,从而把阶级斗争具象化为政党夺取政权的形式。
当然,无产者会组建政党,有产者、剥削者们也会组建政党,社会中也存在许多其他的反动政党,他们的性质和维护的利益都是不一样的。
保守政党
保守政党,常常由那些达官显贵、大地主和皇帝组成,他们不仅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还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妄想回到骑在农民背上生活的那种半奴隶制的社会,他们强大时毫不掩饰对无产者这一类“贱民”的残暴和鄙夷,弱小时则捡起旧时代的“皇家”、“荣耀”等一系列狗屁来给自己贴金,用一些“一直以来都是”的狗屁说法来给自己增加合法性。这些人在过去和现在都是最黑暗的反动势力。
资产阶级的政党
资产阶级组建的政党,也就是所谓的自由党,他们是资本家的代言人,它最关心的是如何使本国利润最大化,他们的利益也与大地主们相悖,因为大生产是会入侵农村的,是要把农民和奴隶从地主家拉到工厂里去的,因此在地主阶级当权的时候,他们也是革命的急先锋,但是在打到地主阶级后,他们就会转头对付无产者。如今,全世界的资产阶级政党合在一起组织了一个反革命总部,从而多方面地向无产阶级发动斗争。
小资、知识分子以及他们的政党
城市里的小资包括小店主、小商贩和小官吏,以及许多知识分子,他们并不是一个阶级,而是一个非常混乱的人群,他们通常有自己的小资本,但是却没办法进入资产阶级的行列,而被困在资产阶级编织的大网中。
他们无法看清自己,在资产阶级为他们虚构的美梦中挣扎,幻想情况好转之后就能“给自己买这个又买那个”,他们总是像牛一样勤劳,以为自己是独立的,以为能通过辛劳使自己成为统治者;他们的榜样是“成功的”剥削者,鄙视“失败的”无产者,他们对剥削自己的人比对自己的手足还要亲。可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任何小生产能独善其身,资本永远用利益这条锁链捆住这些“契约奴隶”,但是他们看不清,别人是奴隶,他们是奴才。要改变小资的立场是很困难的,这不是他们的错误,而是他们的不幸
因此他们时而支持无产阶级,时而支持资产阶级,要革命的时候舍不得自己的小生意,而资产阶级反扑清算的时候又会伤害他们。他们通常难以团结起来,但是也有少部分的政党,通常是叫做“激进党”、“社会党”、“共和党”,他们通常希望以改良的方式进行革命,也就是不放弃自己小生意的前提来与资本主义进行斗争。
农民
前面说过农民严格来说不算是无产阶级,他们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有人分化到无产阶级,有人也分化到资产阶级。
经常有一些农民外出谋生,随后完全变成为无产者。另有一些人则爬上了富农的地位。农民中的中等分子,即所谓的中农,情况也很不稳定:一部分中农破产了,成为无马的农民,以后又成为雇农,成为作坊、工厂的工人;另一部分人时来运转,“成了事”,变为富人,成为“善于经营的农夫”,自己雇用工人,购置机器,一句话,成为企业主-资本家。所以可以说农民不是一个阶级。在农民中至少应当区分出三部分人:富农或剥削雇佣劳动的农业资产阶级;自己进行劳动,但不剥削雇佣劳动的中农;最后,半无产者和无产者。
因为他们之中每个人地位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待无产阶级革命的态度也不同。依据他们的富裕程度可以分为富农、中农、和贫农。
富农常常和资产阶级结盟,甚至与地主阶级结盟,一无所有的贫农则会站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去,毕竟原先很多无产者前身也都是贫苦农民。可对于中农(以及小部分贫农)来说,他们与小资很类似,常常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摇摆,他们害怕革命后的“共产”拿走自己的东西,又厌恶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
对待小资、中农和小部分贫农的态度
这一部分人,他们本质上也是被剥削者,只不过是观念问题导致他们站在无产者的对立面,应当把他们争取过来;只要帮助他们看清“资本主义制度中普通人能够通过辛勤努力过上美好生活”这一虚假幻想,他们就会站到无产者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