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y or Fear ?

现在似乎大多数人都会声称自己很忙,忙到不可开交,但真正忙的人占到几成?绝大多数时候的忙不过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看不得自己闲下来,整日怕错过这选择,失去那机会。当他们闲下来的时候,就会变得很焦虑甚至是自责,怪自己不努力不争气。每一个人都很忙,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当面对很多选择时,这些人会变得很拖延,拖延到所有选择都挨个出现过的时候才开始做选择,一定要选出那个最优的。比如,有朋友晚上约你吃饭,你可能不会接着答应他,而是说“现在忙,晚上能不能去还不一定,等玩会儿再告诉你”…你在等,等着看晚上是不是有其他更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出现,你把其他的人当作了待价而沽的产品。

这种所谓的忙并不是生活的必选项,而是我们自身做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有时候并不仅仅是我们自身所能决定的,身处时代的大洪流中,很多时候我们是被推着走的。如果脱离洪流走向小支流,不久可能就消失于沙土之中。

这种所谓的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们自我认同感,让我们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只有每一天都被安排的满满的,才不会空虚。这一切都是在掩盖我们自己都难以看清的内心恐惧。而如果从整个群体来看,我们所惧怕的是被孤立,怕与别人不同。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每天会在微博、朋友圈和网页新闻上浪费大量的时间来吸取各种你认为有趣的信息,或许你的收藏夹都收藏了几千条的信息不过都没来得及看,总感觉收藏了就算是看了……你怕别人谈论的事情你不了解,你怕自己搭不上别人说的话……现在有了个新词来形容这种现象,FOMO,即 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我们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症状。你FOMO的内容与你平时所处的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你平时接触到的人都是爱读书的,此时你FOMO的内容很可能就是书,慢慢的,你读的书就会越来越多。这里也体现出了社群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看,社群的影响本质上是害怕与社群中人不一样所带来的危机感。

很多人其实相当沉浸在这种忙的氛围中,这让他们感到了充实,同时还可以因此而推掉各种自己不喜欢的聚会、邀请以及避免与人的接触。

我们都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同时也希望更加清净。我们通过使自己忙起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我们像上了发条一样……但是这样只会把自己搞得更加疲惫。时间与清净不应该全都通过忙的形式被消费掉。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些休闲的时间,让身心得到放松。可以一个人去大自然走一走,吸收一下大自然的精气,把平时手头的事情放一放。去大自然走一走挺好的,我们身体的70%是水,其他所有成分都是土地里的成分,去山水之间走走,无形之中可以给自己充电,补充能量。

每一天都有规划是好的,但是要给自己留有空间。除了这种每天固定规划的努力之外,有一些人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来生活工作的。他们不以天来计算时间,而是集中一个时间段,比如两个月的时间集中来完成一项工作,然后剩下的一个月集中时间阅读,而后花两个月的时间去各地走一走。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但是总之,生活并不只有工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须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充电。睡觉是为身体充电,同时我们还应定期为自己的精神充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时候,我不愿去想钱这个问题,总以为他离我很远,最起码不用现在的我劳心费力,可后果是,家里的境况越来越差,为了一...
    念旧的人阅读 237评论 0 0
  • 今儿看了一下16年的收入支出流水 真的一点儿都不好了 平时的花销也仅剩温饱了 衣服 化妆品 旅游 统统没有 竟然刚...
    莫名_3399阅读 148评论 0 0
  • 昨天 看雾满拦江的文章时他提到《平凡的世界》书中的一个情节,说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从村子里出来去煤矿,非常努力工作...
    缦华缨阅读 333评论 3 1
  • 我们之所以要去观察一个人,因为认识一个人与了解一个人是不一样的。 周末的DISC行为风格研究课程里,我组一个学员,...
    佛爷v阅读 49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