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大学毕业,像高中复读一样又念了3年(中医专业专升本,专科3年,本科3年),这三年可谓是异常纠结,不再像初入校园大门时激情澎湃了,也没有了往日奔着奖学金去的势头。这三年,似乎很颓废,这三年,也差点挂了科。像我这种当惯了别人心中“三好学生”的人,也没有了以往的那种“好”,唯一能够获得别人好感的,我想也就是自己这种“不爱讲话”的性格了。
时间回到6年前,2009年6月8号下午,我和大部分高中生一样,参加完所谓的“人生第一大考”之后,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出学校大门,当时也许没有想的那么远,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继续深造还是社会闯荡,反正当时同学圈流行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高考结束,社会上又多了一批“小流氓”!
也许不像其他同学一样,我,在家里、在学校、在街坊邻里眼里、在老师眼里,始终冠以“好学生”的名号,就是这个“考过全班第一”、“年年得奖”、被称赞过无数、高考估分也不差的“好学生”,结果“光荣”落榜了。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洛阳理工学院,结果那年偏偏洛阳理工院内线竟然远超二本线。至此,“我的人生也许只能选择闯荡社会了”,记得很清楚,这是当时第一时间闪现在脑袋里的想法!
高考落榜,对于一个县城里的高中生来说,也许太司空见惯了,因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学校上就不错了。而自己因为估分过高,填报的志愿都是好的学校,结果,这不明摆的“混社会”的节奏吗?与此同时,像大部分“有志向”的好学生一样,我也步入了“高四”的行列,来到邻市进行高补,我的高补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就一周时间我就坚持不下去了,哭着让爸给接回家去了。
回到家中,等待我的不是批评,因为从小我没有挨过骂,没有挨过打(请不要羡慕我)。像大部分父亲一样,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要不学习修家电吧,看隔壁那谁,包括你堂哥都干过,现在家电维修也挺赚钱的,要不……,我没作声,坐在那里想说却说不出话来。
现在回想,也不知道当时是什么时候,父亲对我说,“要不学医吧,你看学医和学厨师一样,什么时候人都要吃饭,都要看病,永远不会失业”(想想也是这个理哈)。我从小没什么爱好,事情都是听家里人的,当时也就是这么一句所谓的“俗话”(学医不会失业,真理,哈哈),让我真正的与医学结缘了。可是又一商量,学中医还是学西医呢,“中医”,必须是中医,我不学西医,不喜欢动刀子”(当时对西医的概念就停留在动刀),我没想就说出了口。
学医,这个从小就一直在我脑袋里萦绕的一个词,谁知道后来真的成了我后半生养家糊口的“活儿”了(我90后,后半生是有点扯哈,应该是截至到目前,但鬼知道以后我还会不会干这行呢,谁也不知道)。家里统一意见学中医之后,因为经历了志愿填报滑铁卢事件之后,没得学校上了(当时是这么认为的,后来才知道竟然还能补录),父亲就又说到,既然没得选了,上卫校吧,就带着我跑到市里边的卫校(家在县里,要跑的地级市。卫校也就是中专),才知道卫校学的是西医。紧接着又到中医学校,才似乎有点盼头。了解了学校情况之后,我们就回家了(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县里,也是跑的最远的地方)。
没有独自离开家的我,在回去的路上想了一路,来不来呢?来吧,这是个中专!不来吧,又没学校上了,又不想复读,很是纠结。后来,无意中从同学口中了解到可以补录(就是第一次没有被录取的学生,部分学校因为名额没有录满,或者其他原因扩招了,可以继续参加志愿填报),考虑到补录的学校算是正儿八经的大学(因为心中还是有点排斥中专,当时的想法是,中专初中毕业就能上,我白念三年高中了,感觉很亏,没有诋毁中专的意思哈),于是,记得很清楚,那时候,县里教育局我是真的没少跑(因为我们是最后一届估分报志愿的,后来的都是分数出来再填报志愿,所以,填报志愿自己得跑到教育局)。为了这个补录,为了不想在同学面前失去面子(当时很爱面子,现在还是,哈哈),为了能够对得起这三年高中,上个正儿八经的大学,体验下真正的大学是啥样(因为中专那个学校真的,还没我们高中大),说啥这次也得上。
教育局也算是没白跑,还真的有很多学校补录。因为专业已经选好了,现在只要有学校可选就行了,考虑到不想出省,又上不了本科(分数没达到,记得当时考了452分,只能上三本或者专科),就直接敲定了上省内的大专(反正到时候也能专升本嘛,只是第一学历给你定死了,除非继续考研),就开始找省内的中医类大专院校,最后也是精挑细选选出了三个,择优吧,功夫不负有心人,如愿以偿的被录取了(中间细节不再赘述了,怕大家嫌我啰嗦)……
说是不想离家太远,最后还是因为学业,不得不跑到离家500多公里的外地上学,时间也很快呀,三年专科转眼间就结束了。三年的时间,也印证了自己当时的选择没有错(至少毕业那会儿是这么想的)。中医,博大精深,虽然很苦,很枯燥,至少现在《伤寒论》原文,方剂歌诀还都能记得住,中药还能辨识,都拜上学时拼命背书所赐。
专科毕业,面临两个选择,直接上班就业还是继续升本(后来想想,当时根本就不用考虑,全班五十多号人,三分之二都报考本科,你好意思不考),继续念,也有想法,所以也就跟随升本大军继续学习,继续深造呗。真的是老天爷眷顾吧,说实话,步高考后尘,考得真不咋地(我想也有很多童鞋也是这个样子,平时学习好,关键时候总是掉链子),可偏偏选了个针灸推拿专业,瞎猫逮个死耗子,竟然给录取了!(真的有种祖坟冒青烟的感觉,如果还报考中医临床,估计真的要正式步入社会人行列了。而且全班就三个人报针推,两个被录取,我就是其中之一,够幸运了吧!)
学中医的大家可能不知道,专升本还要学三年(其他专业两年就毕业了)。这三年的时光,怎么说呢,枯燥、无聊、开始叛逆(因为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中医西医全都学,西医又不喜欢。我能说大学没有谈过恋爱,我刚情窦初开吗,思想发育是有些慢哈),没有了以往拼命学习的劲头,开始贪玩了(所以文章开头我说到差点挂科)……但是,还是稀里糊涂的参加了考研大军——这个号称人生“第二大考”的部队,也是竞争惨烈,正如前边所说,老天爷真的眷顾自己,研究生也考上了,但是,这次不像之前那样,这次,真的成了一个转折点(没有继续上,而是选择了弃学,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否正确,至少现在看来,暂时没有让自己后悔)。
因为在校期间,学的是针灸推拿,也正是因为接触推拿,而且当时同学的推荐,本科毕业之后,彻彻底底的成为了“社会人”。开始接触小儿推拿,虽然没有进医院,但是,现在的工作状态,真的并没有让自己后悔,真的没有!
社会是个大染缸,和学校真的有天壤之别,学医路漫漫,虽无精诚大医之志,但在这条道上也算是走过了整整数十载。自己没有写作的天赋,2020年,又赶上了这场“疫情”,接下来何去何从,不想听天由命,只想用心走自己的路,尽管前方坎坷,披荆斩棘也要坚强的走下去……
致敬我的青春,致敬我的中医梦,致敬我的儿推梦!
注:这篇自述,送给自己,也送给那些有志向的80、90后的年轻创业者们,一己之见,人生道路上,若有缘,我们共赴未来!(最后,我想说下自己的梦想,很简单,专业不丢,让小儿推拿真正的走进千家万户,让孩子真正的远离针药之苦,仅此而已。路很长,梦亦远,但是,我想坚持下去,加油!自己!加油!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