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碗鲜面
在丙中洛露营那夜,是特别的安全,宁静。
晚饭就餐五龙餐馆,这是家重庆夫妻店,女人很热情,车刚停下,她就主动打招呼,是住宿还是吃饭。天色将晚,我们决定就在这里就餐,还有一个想法,她的店铺对面就是派出所,这里是最好的露营地。
这里的餐馆大多都是敞开似的,牌匾招牌下,店面裸露通透,站在门前,店铺里所有尽收眼底。
中间的长桌上坐着一女三男在喝酒,我们走进,全屋的人都热情的看着我们,有的让座,有的递烟,有的问我们是从哪里来。这在异乡遇到的热情,是旅行中最难得的温暖。
坐定,女店主介绍她家可以吃的东西,喝酒的人特别推荐她家的鲜面是自己制作的特色。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好吧,我们分别点了一碗面一碗炒饭。很快端上的是两碗面,我们感到很差异。为啥上来两碗面?屋里的人和女店主都静下来,无语。很快寂静打破了,我们觉得这面也可以充饥,人在外没必要过于挑拣,所以也就如此了。
这面做的还算可口,这鲜面其实就是水煮刀切面涂上辣味肉酱,如此。
小店里的气氛因为我们的承受而变得轻松自然了,喝酒的客人和女主人更是主动与我们搭讪沟通。
五龙餐馆里吃酒的人,其实都是重庆老乡,在丙中洛做生意。他们是二对夫妻,瘦瘦的那对夫妻是做农资生意的,五龙餐馆是胖胖的这对夫妻开的。
平时这两家也没闲时见面,都在忙活生计,进货,卖货,接待生意,打理买卖,想起来开夫妻店就觉得心忙。
五龙餐馆因为有食客,又是两位东北佬,这下激发了胖女老公五龙的热情,他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在长春打工,拖欠工资的往事。因为吉林和长春的距离是那么的近,五龙又知晓长影,伪皇宫,还知晓松花湖,丰南大坝。觉得和我们有种老乡的亲近。瘦女人和爱人知道我们从大理来,也借着酒劲讲起了下关风,洱海月,上关花和苍山雪,讲海东,讲大理公馆,讲的如数家珍,让我们目瞪口呆。他们的讲述的不是旅游热线,而是他们的生活热线,生计热线。他们自称是搞建筑的在工地做工,其实他们是真正的农民工。他们是游走着的打工者。
我问他们你们有孩子吗,孩子在哪里。他们的回答都是同样的,都是由年迈的父母给带着。
我问他们你们出来多少年了,他们的回答也是一样的,二十多年了,过去我们老乡都在搞建筑,现在钱不好挣,工资不好要,我们都转行了。
瘦女人很开朗,又直言快语地说,我现在努力的挣钱,挣多多的钱,等老了我就去城里,想吃啥能买到,想穿啥也能买到,这里有钱你也花不出去,也没快递,也没美团。
五龙说,这里自产的东西很少,商品和货物都是从大理和保山过来的,一颗大葱要四元钱。
瘦女人接着说,我来这里多少年了,我那也不去,我就是在大山里长大,都看惯了,不像你们来一趟不容易,在这里多住几天,好好看看,看雪山,看油菜花,看怒江峡谷,看雾里村。
五龙女人接着说,这里来的人啥样的有,有的是进藏的,等着约伴,在这里做些准备。有的是旅游团的,走了一波又来一波。还有的是来睡觉的,去年馆子来了一个人,在我这吃了一个月,他啥也不干,就是吃完回去睡觉。我真奇怪了,就问他,你哪也不去你来这里干啥。他说这里是最难得的休养之地。海拔不算高,空气洁净,气候清凉,四周高山,自然植被,有山有水,蓝天白云,清净之地,养生之地。
瘦女人接着说,你们去看看雾里村吧,为了打造特色小镇,那里一切都是原始的,到现在也不通车,也没修路,那里的人都是把用的东西背进入。
五龙说,疫情把我们闹的,我这馆子一年租金三万,挣得都很吃劲那。
瘦女人老公掏出一支烟递给我,我说不会,谢谢你!他爱人接着说,我们那里是不喝酒的,这里人离不开酒,就是炖鸡也要用酒炖,他们叫“侠拉”。
我们来的时间久了,也要喝上一点,因为这里潮湿寒凉。在怒江没有四季只有春季和夏季。你们来的这个季节最好了,看雪山,看油菜花。这些天一直在下雨,雾大有点凉。
我们吃完鲜面,慢慢体会他们的感受,也从中感到他们热情的向我们推荐鲜面的原由。我们付完二十四元的两碗鲜面,才觉得这里的面价要比其他地方贵上几元钱。
我们告辞了五龙餐馆,瘦女人的老公,告诉我,他的店就在菜市场对面,有空让我们去坐坐。
我们说,今晚就和你们做邻居了,我们就住在车里,在你的对面。五龙说,你们用水过来打,缺啥就过来拿。
我们离开五龙餐馆散步丙中洛镇的主街上。还没有完工的路面,雨水留下的痕迹,冷冷清清的商铺,稀稀拉拉的游客。
丙中洛春季的雨,像风一样。淅淅沥沥的又下了起来。这雨下的有气无力,我们停住了脚步,回到了露营的车里,五龙餐馆的灯一直照在我的车上,这两对重庆老乡,背井离乡在丙中洛挣钱,他们要挣很多的钱去城里养老。而我们确是这里的匆匆过客,蜻蜓点水,走马观花。
五龙家的餐馆很晚才打烊,凌晨鸡鸣的时候,我从车窗里看到五龙家的胖媳妇,正在做着切面。街道上商铺的灯也都渐渐的亮了起来,五龙餐馆里走进了第一波食客,他们是送孩子上学的父母。五龙餐馆的对面依稀可见浓浓的大雾覆盖着山峰,那大山的巍峨峻美,依然矗立在怒江峡谷,丙中洛里的风光依然。五龙餐馆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