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二根总是背着一个破烂脏旧的书包,一个人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
偶尔会有高年级的学生骑着单车经过,故意拍一下他脑袋,或者扯一下他的书包。有时候还会被带倒摔在地上。
渐渐的次数多了,他也学会偶尔躲闪,即使是摔倒,爬起来后也不会做过多反击。
住得近点的村里人都知道陈二根家里特别穷,母亲跟人跑了,父亲是个烟酒赌不离身的男人。早年还有亲戚愿意接济,后来都不闻不问。
陈二根今年三年级,学校里没有朋友,因为他整个人看起来跟他那个书包一样。
他保持着沉默寡言,连老师也很少问他问题。
除了学校发的两套校服外,很少人看见他穿过其他衣服。
2.
三年级大家都是用圆珠笔写作业。老师跟他说了很多次,他还是捏着那些短短铅笔头。
后来他买了一些廉价的水笔芯,用写过的废纸卷好,做了一支圆珠笔。用完了拔出来再替换上。
有次班里的林福贵看见,招来一堆人,惊奇地说,哇,快看他的笔,呵呵不错哦!我也弄一支玩玩。
林福贵是这个学校家境最优渥的学生。老师们甚至校长都对他很客气。
一群人纷纷把自己的圆珠笔拆了,用纸重新卷起,像得到一个新玩具。
陈二根曾为这个自己引起风靡一时的举动暗暗自喜过。
那个气氛只活跃几天,同学们的焦点有转移到林福贵新买的钢笔上。
于是,能买的都用上了钢笔,一时间窄小的教室,竟墨香飘荡。
陈二根忽然想起,上一次班主任要求集体订购学习资料,他向父亲要钱的事。被骂到捧着饭碗躲到门外吃饭。
一个人走在路上的时候,陈二根已经习惯拿着小竹鞭,或者这样打他的高级学生会忌惮一点。
因为这跟小竹鞭,陈二根在垃圾堆里翻出一支被遗弃的的钢笔和只剩下一点墨水的瓶子。
他喜出望外。
拿回家洗干净,就拿出纸张开始写写画画。
第二天,他带到了学校。拿出来写作业,有人看见了,小声传递着,最后很多人围着他看。看看他又看看那支钢笔。
陈二根内心满足。
每个班只有三十来人,班主任是个中年妇女,上课的时候她问:“陈二根你是不是拿别人东西了?”
他紧张地站着,大家都坐看着他,他用力摇着头。
“钢笔是你的吗?”班主任指着他手里的钢笔。
他低下头,也摇了摇头。
同学开始小声议论。
班主任不再追问,懒懒地说:“都注意,在学校,我们班不允许发生偷窃行为。”
“这是我在垃圾里捡到的!”陈二根抬起头,颤抖着说。
这是他第一次这么大声说话,那些同学开始是惊讶,慢慢变成窃笑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