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在机场转机。距离登机还有三个小时,想想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安静地待着,觉得挺开心。没想到,没过一会儿,竟然开始有点无聊,甚至寂寞了。
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是寂寞呢?什么样的人不容易寂寞呢?
然后,我开始观察来往的人流,看看他们谁最寂寞。这下有事做了,寂寞感也随之消失了。
我看到右边几米的位置上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拿着一本厚厚的《经济学原理》,眼睛深深埋进书里,看得正认真。很显然,他应该不会感到寂寞。
接着,我把目光转向前方不远处的一男一女,他们像是差旅中的合作伙伴,似乎正在讨论某件工作上的事,看到他们时而欣喜大笑,时而激情讨论。很显然,此时此刻他们当然不寂寞。
这时候,有一对情侣经过我的身旁,看起来男孩是来给女孩送行的。他们难分难舍,拉着手不舍得松开,四目相对深情款款地凝视着,仿佛恨不得飞机不要来,这样专注的他们,自然也不会寂寞了。
我环顾四周,看到了一位中年男士。他提着公文包,一会儿抬头看看窗外的停机坪,一会儿低头看看自己的鞋尖,再用脚掌轻敲地面,百无聊赖,拿起机票看了正面看反面。看起来他是挺寂寞的。
这时候我听到身后传来小孩子拖着长腔的哭声:“妈妈,飞机什么时候来呀?什么时候来?”,原来是一位少妇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小女孩趴在妈妈的腿上流出了着急的眼泪,妈妈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叹了口气,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呀…”真是两个寂寞的人儿呀!
那么,寂寞究竟是什么呢?
从心理学上看,当没有外界刺激进入经过休息的大脑皮质,而皮质上同时又有决定着期待什么东西的灶时,就会产生寂寞感。正是这种灶,使寂寞这得皮质神经动力有别于单纯想睡觉的人。也就是说,困倦的人并不属于寂寞的人。
寂寞在某种程度上和期待相似。它总是与想改变条件并得到积极活动可能性的愿望有联系。因此,重病患者一般不会感到寂寞,反而是对于正在康复的人来说,却比较容易寂寞。
简单来说,寂寞,是因为有期待,有等待。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的世界越丰富,他的寂寞感就越少。因为这样的人,随便干点什么,就能填满无所事事的时间。
我们看到,很多热爱自己工作的人,比如说一些科学家,虽然经常独自研究做实验,他们哪里会感到寂寞呢?他们投入工作,感到乐在其中。还有我们的孔老夫子,一大把年纪,仍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丝毫不感到寂寞。
不过生活当中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现象,有些人平时情绪很正常,一到星期天就感到郁闷,有人管这叫“星期天沮丧症”。
很多人可能会说,忙了一个礼拜,到了休息的日子,终于可以自己支配了,应该高兴才对,可是恰恰到了这种空白期,对这些人来说是很难熬的,突然会有寂寞感来袭。因为在工作之外,他们没有自己更多的精神世界,没有学会在和自己独处时,怎样对抗寂寞。
当然这种情况较多发生在单身人士的身上,看到别人都去约会、party,自己就会自然生出寂寞苦闷感。
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星期天过完之后,要面对很对工作或者自己不想面对事,星期天就会提前进入烦躁焦虑的状态,这种状态进而会带来寂寞失落感。
有位作家说过,给人们造成精神压力的,并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对昨天所发生事情的悔恨,以及对明天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忧虑。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学家建议人们对周日的活动尽早作出筹划安排,搜集有关信息,比如交友、聚会、娱乐。充电灯,尽量让自己充实地度过。同时,不要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第二天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有些人可能会说,没有丰富的社交圈,没有朋友一起组织活动当然会寂寞了!
其实心理学中早就纠正了这种错误的观念,社交圈的大小与寂寞有关。事实证明,不论你接触了多少人,只要有亲密的朋友,就不会感到寂寞。如果你认识很多人,却少有亲密的朋友,也样会寂寞。反而可能会因为疲于应付各种社交关系却没有带来快乐,更加失落寂寞。
科学家发现,长期处于寂寞的状态,对人的免疫系统有一定损害。
主动的与他人接触,多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多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很容易驱走寂寞。
当然,养成每天和自己独处至少二十分钟的习惯,也非常重要。或冥想或思考整理,让自己内心平和丰富,可以非常好地平衡自我空间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促进个人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