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盘我做主”——孩子的领地意识与攻击性(《可怕的两岁》D6)

孩子与生俱来就有攻击性,她与教育没有多大关系,与性格有关。

第一,产生攻击性的原因。

学步儿童是有领地意识的。他们认为自己面前的空间以及这个空间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属于自己的。自己的领地被人闯入,孩子会感到自我受到了威胁,感到痛苦。孩子越是不哭,越容易爆发出攻击性。

第二,应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的大体方案。

1. 第一时间内不带任何个人情绪地将实施攻击行为的孩子带离现场。

2. 用5个字以内的话告诉孩子,无论什么行为,只要伤害到了别人,就都是不被容许的。可以说类似于“不许打人!”这样的话。

3. 将孩子单独带离至少5分钟,让他离开骚动的人群或者远离事件本身。在此期间,让孩子坐在椅子上或地板上,不要抱着他。如果孩子哭了,停止哭泣之前不要让他回到之前的人群中去。

4. 重新让孩子回到人群或事件现场之前,俯下身来,要和孩子同高,再嘱咐一遍“不许打人”。

第三,破裂攻击性的关键:学会分享。

他们首先要学会怎么和其他小朋友共处还能相安无事地玩耍,再学会怎么轮流完成任务,之后要能在没有大人提醒的情况下主动分享东西。对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他既有领地意识还以自我为中心,因此,父母对他比较合理的期望是让他能够进行人们所说的“平行游戏”。

游戏练习:父母可以在孩子还处于婴儿期和学步期的时候就和他们玩“拿起和放下”(Put-and-Take)的游戏,将分享的种子植入他们的心田。在这个游戏中,您要拿起一个东西在您和孩子之间传来传去,这是教给孩子“轮流”这一概念的早期方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可以和孩子轮流拼图、轮流翻书或者轮流搭积木等,从而强化孩子关于轮流做某事的概念。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交换东西,同时进行情景教学。比如,父母可以说:“我把我的果汁分给你,你愿意把你的饼干分给我一块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