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由》:向往自由,逃避自由

近期在读有关弗洛姆的作品,其中一本是他的《逃避自由》,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就是他在谈人是如何从母体中逃出来,开始走向自由,又是在寻求自由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孤寂感和不安全感,再次逃避自由。而人唯一可以选择逃避自由的方式,就是爱与劳动。

当代人的生存与之前的人相比,或许心理压力大于生理压力。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使用工具逐渐被新的工具取代之后,人类开始走向另一个挑战。而远离故土,成为当代人的选择之一。

一方面带着探索新世界的理想,另一方面也是逐渐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向往自由的同时,也就是离开故土的那一刻,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灵的历练,从中伴有痛苦和孤独。但有些人可以自我消化,自我调节,但有些人却不能通过调适,而选择了回乡。

人在某些时刻,特别是成人之后,就更想摆脱精神上的束缚,比如娶妻生子等等的生活轨迹,想要从母亲的庇护下真正挣脱出来,而不是继续被保护。而离开是最好的方式,在这其中,也会对曾经的生长之地有所留恋,但这毕竟是暂时的。另一方面,经历了在异乡生活的各种挫折和苦难之后,人又开始对自身和环境产生质疑。

这种质疑直到人的整体状态达到一种理想的、相对稳定的时候,才会逐渐消解。如果缺少了这一的状态,人还会处于不安全之中,也就开始逃避自由。想再次回到庇护所之中,免除对个体内心,来自外界的伤害。

可作为成年人,一旦从一个熟悉的地方走出来,就会学着适应环境,虽然人类的适应能力与动物相比,还是缺少一定的本能。但人的学习能力是超越动物的。因此,逃避自由也会通过人的意志力和执着,慢慢习惯了在陌生环境下的生活。

想到自己从2011年毕业至今,一直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最初也是非常犹豫的,究竟是离开还是留下来。但内心对自由的渴望,或许是选择在另一个城市生活下来的原因。但当我真正想要开始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环境中生活的时候,发现最初的选择是缺少理性的考虑的。人走向理性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经历了该经历的过程,才会让一个人从感性走向理性。

当我们选择了自由,就意味着要离开父母的保护,开始与外界世界开始进行搏斗。但不得不说人都是有血性的动物,特别是到外面世界打拼的人们,我相信他们的血性和性格造就了他们在他人的领地活动的原始动力。这种征服感也是身处原地雷打不动的那些人,所缺少的或是相对匮乏的。他们不需要带着太多血性来征服新的领地。他们只需要一个可以守护家园的能力,便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下去。

Paste_Image.png

更多书评和与书有关的故事,关注个人公众号“海上书”即可阅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春帆 碧水迢迢向北通,春帆野渡送孤篷。月斜靜掛途猶遠,風正高懸路未窮。斷續鄉愁波影裏,浮沉客夢浪聲中。羈身不覺東方...
    轩若临风阅读 773评论 0 2
  • 早上打开手机,瞄到一句话:“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人生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从苦难和忍耐中得来的。麦子必须磨碎才能做成...
    如水年华阅读 12,044评论 1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