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在期待你的那朵金蔷薇?
“金蔷薇”源自本书的第一则短篇小说“珍贵的尘土”。夏米是一个清扫工,在墨西哥战争时期,夏米参战,因患了严重的疟疾病被遣送回国。团长托他将自己的女儿苏珊(一个八岁的小姑娘)带回法国。在大西洋上的返途中,夏米竭尽所能地照顾苏珊,为了使她开心,他开始讲起自己的故事,其中最美的故事便是关于金蔷薇的故事。夏米小时候,村里有一个很穷的老婆子,但拥有一朵金蔷薇,据说是她的未婚夫为了祝愿她“幸福”馈赠给她的。这位老妇人即使连盏灯都点不起,却还是舍不得卖掉这朵金蔷薇。夏米的母亲说:“谁家有金蔷薇,谁家就有福气。”后来,老妇人的儿子回来了,他是一个画家。自打他回去后,老妇人的家就变了样,欢笑与富足接至而来。
苏珊渴望这样的一朵金蔷薇。后来,夏米与她分离。很多年过去了,夏米依旧是一位一贫如洗的清扫工。一天,他在塞纳河的桥上遇见一位美丽的少妇,少妇因自己的处境而悲伤。夏米认出了她是苏珊。他们悲喜交加,拥抱在一起。苏珊没有家,她的情人交上了新欢。苏珊在夏米家住了五天。在这五天里,夏米帮助苏珊与她的情人言归于好。
苏珊走后,夏米这位老人知道苏珊一直在心心念念一朵金蔷薇。从此以后,老人将首饰作坊的尘土都偷偷地装进一个麻袋里,背回家。因为尘土里混有一些打首饰时挫掉的金粉。
许多日子过去了,夏米通过自己的方法积攒了足够的金粉,并找到一个工匠为苏珊做了一朵独一无二的金蔷薇。但夏米此时已经是一个丑陋的老人,他开始害怕与苏珊见面的时刻。
直到老人在自己的窝棚里独自死去,他还是没有送出这朵金蔷薇。苏珊娜也已经在一年前离开了巴黎……
老人死去时,虽然没有送出那朵金蔷薇,但他那张丑陋的脸也在死后变得优美安详。
平凡的老人因自己美好的心意用首饰作坊里“珍贵的尘土”为苏珊打造了一朵金蔷薇。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朵金蔷薇。我们的每一天,我们所投入的生活本身,便是那一粒粒金尘,在生命的历练中落地、发光,最后生长为一朵金蔷薇。
顾城曾经这样说到,“人可生如蚁而美于神”。人的一生,熙熙攘攘,劳劳碌碌。人的高贵全然体现在心灵的善与美中。
“凡是生所没有给予的,死都会带来”。生命中有很多遗憾的事情,就像老人临死前也没有送出这朵金蔷薇。
但我们依旧无法否认老人身上的力量已经胜过了死亡的黑暗。小说结尾将金蔷薇类比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便是从这些珍贵的微尘中产生出生气勃勃的文字的洪流。“然而,一位老清扫工旨在祝愿苏珊娜幸福而铸就了金蔷薇那样,我们的创作旨在让大地的美丽,让号召人们为幸福、欢乐和自由而斗争的呼声,让人类广阔的心灵和理性的力量去战胜黑暗,像不落的太阳一般光华四射。”
生活如微尘,亦是金蔷薇。如果你曾见过光,那么你是否会憎恶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