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农林大学公布了一则十分人性化的通知。该校站在了转专业工作的前沿,学生转专业成功率高达91.8%。换成别的学校,这么大的比例简直是难以想象。
绝大多数高校转专业的门槛逼得学生们望而却步。比如第一年本院系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人,才有资格申请;接着还要通过学校组织的转专业考试……
让我们通过一则新闻,一起来看看转专业有多难吧。
据《楚天金报》报道,考上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的邹某,在将近一年半以后,毅然退学。经过高复班重新一轮的紧张复习,他再次踏入高考考场,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无巧不成书的是,与邹某一起复读的王某,也是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后不到一个月,选择退学返回母校复读。他再次考入北大,只不过呢,这次准备攻读的是数学或信息科学专业。
两学霸为何要这么做?不为其他,只为选择一个自己真正喜欢、感兴趣的专业。
他们能选的专业有限,勉强接触了一段时间以后实在不适应,又转不了专业。所以迫于无奈,用重新高考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了。
两名学霸最终还是过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但是有多少人具备他们的智商和魄力,去及时止损呢?
绝大多数人的轨迹大概是这样的:考上了不能轻易地退学吧,否则复读以后结果不理想,连原来可以到手的本科毕业证都拿不到了,找工作岂不是要四处碰壁?
所以即使很多课学得再努力,成绩还是比不上其他同学,也咬牙坚持。
于是四年就在苦苦挣扎中匆匆而逝了。
18岁-35岁,人最宝贵的十几年呐,能有几个黄金的四年,经得起耽误?
等到他们毕业了找工作,已经逐渐陷入那残酷的命运沼泽中而不自知:
企业节奏极快,哪有大量时间来等你上手?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必然倾向专业对口的应届生。非专业毕业生想做涉及心仪专业的工作,难于上青天。
投本专业相关的职位,企业又看不上表现平平的他们。
现实推搡这些人到了广袤的荒漠中央,进退两难,自我被挤压得消失殆尽:为了生存,先找份不喜欢、不擅长、与本专业无关的“三不”工作。
浑浑噩噩地混了几年,依旧原地踏步。想重新换工作,发现自己专业知识几乎忘光。遇到新的知识呢,体能下降,心思浮躁,接受速度像2G的网速。
他们无力改变,可那份不甘却随时间推移而膨胀,压迫着自己的心。
他们之中,有人到了三十多岁,还会发“33了,想去大学重新读个专业”之类的帖子来抒发执念。
目前转专业的规定,带来了悖论:学生成绩好,说明他们喜欢或者擅长所选专业。成绩平平的学生,反而倒是很可能不适合他们现在的专业。他们最需要转专业的机会,却因为成绩的标准被拒之门外。
所以目前申请转专业的规定有待改变。
不是说学生想换就换,但是仅以成绩作为唯一的参考方式太过简单粗暴了。
1、用面谈替代成绩
老师们要认真倾听这些年轻人的想法,判断他们到底是一时冲动,还是已经做过成熟的规划了。尊重内心坚定打算地改变方向的那批人,给予他们选择的自由和权利。
而对交流中表现得迷茫的年轻人,也不能置之不理,要对他们多加引导,给予必要的帮助。
2、增加和别的学院互动
虽然教学计划中包含了通识课,但是这些课时不足以让学生深入地了解非本专业领域的情况。所以,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去别的系旁听;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不同院系之间的同学们交流学术,拓展青年们的视野。
还可以考虑共享所有专业教学视频、课件等至校园平台,方便学生进一步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空时去别的院系转转,有助于学生们熟悉别的专业的基础知识。
3、提早认识职场
企业来学校招应届生时,学校应该鼓励低年级同学去“凑凑热闹”。大一开始,学校就应该引导在读生们有空时就去不同行业大型企业的官网上浏览浏览,留心发布的职位需要具备哪些资格证书、学历要求等,招聘经过几个环节等等。
越是厌恶所在专业的学生,学校越是要敦促他们养成上述的习惯。
先弄清楚不同企业偏好什么样的人,才能有的放矢。直面各种各样的企业,内心也会逐渐清晰:自己是追求科研还是下职场拼搏,对于就读的方向究竟什么态度,若“另有所爱”,自己的喜欢是否经得起考验……
总之,选专业是及其复杂的一件事。我只是从大学时期选专业的角度来讲,初高中时的职业教育,以及企业尚未完全开发的作用,暂且不提。
千言万语,只化作两字: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