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万工时制成的“万工轿”,良渚玉琮,雷峰塔地宫阿育王塔,河姆渡猪纹陶钵。这些珍宝都在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在这里能看到很多历史书上的文物,今天就来一睹为快吧!
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在之江文化中心,一定记得要提前预约!门口的雕塑就是历史书上河姆渡猪纹陶钵上的图案,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形象,旁边还有两个小猪。
文创商店觉得一般,先从通史馆看起,顺便了解一下浙江的历史。
上古时代的浙江,是东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经发现的新时期遗址有一百多处,其中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最为著名。
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南方农业文化的代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史前稻谷,一直被认为是古代稻作文明的代表。也有学者认为河姆渡文化的最后一期属于良渚文化的一个类型,河姆渡的陶器制作技艺有一定水准,“猪纹陶钵”是其典型代表。
距今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是国家起源的代表性发现,良渚文化已经有了国家的雏形,有了等级划分。良渚文化被视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摇篮,良渚玉器标示文明时代已经到来,与北方龙山文化交流密切。玉琮是一种礼器,是其玉器的典型代表。良渚文化结束于酋邦或国家解体,农业衰落,玉器失传,继后的马桥文化倒退回自给自足、狩猎与采摘的经济状态,回复到比较分散的部落社会。
良渚人和河姆渡人都是南岛人的祖先,与现今的江浙人几乎没有关系了,他们和南方的少数民族壮侗、苗瑶人关系更近些。南岛人是海洋民族,发源于吴越,后来到台湾岛,再分批到达广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群岛上定居。
到了春秋战国吴越时期,马桥文化逐渐发展成吴国和越国,浙江南部温州境内有东瓯国。后来吴灭越,再楚国灭越。秦国灭楚国以后,即进入两浙,两浙成为秦会稽郡的一部分,郡治在吴、越两国故都吴县。这一时期两浙属于秦帝国和汉帝国的边陲地区,尤其在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太湖流域和宁绍地区与岭南等地一样,是罪犯流放之地。春秋战国秦汉的战争已经使得江浙民族大融合,中原的华夏族逐渐取代了原始的越族成为主体民族。
东汉末年军阀纷争,孙权逐步统一长江中下游地区,后浙江在吴降晋后转归晋国统治。后来中原“五胡乱华”,晋室南迁,大量中原贵族和士大夫南迁,衣冠南渡。中原人再一次迁入江浙。晋后又有宋、齐、梁、陈,称为南朝,与北方的北朝对立,南朝和两晋、东吴合称“六朝”。
后来隋灭陈,统一全国,浙江再次进入中原王朝统治时期。隋朝修建了大运河,将太湖流域和洛阳连接起来。太湖流域物产丰富,经济开始发展,唐安史之乱后两浙在全国赋税来源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北方局势的混乱也使更多北方文人迁入两浙。
黄巢起义推翻唐朝,节度使们纷纷建立政权,军阀董昌的部将临安人钱镠在杭州建立了吴越国,在中原经历五代十国纷争的百年动荡中,吴越国保持了东南的稳定和繁荣。为两浙成为日后中国繁庶之地奠定了基础。吴越末代国王钱俶为了避免战乱主动献土并入北宋,史称“吴越归地”。西湖柳浪闻莺公园内的钱王祠供奉吴越国三世五代国王,后人感激他们为浙江发展所做的贡献。
当北宋灭亡以后,宋室在杭州建立南宋,今天浙江的省会杭州,当时称做“临安”,就成为南宋的临时首都。由于两浙多年未受战火侵袭,这段时期两浙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并凭借粮食、茶叶和丝绸等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赋税重地。浙江迎来了又一次大的发展。
元灭南宋,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地位最低,文人们远离政治寄情于山水之间,随着城市文化的兴起,元朝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绘画方面,文人画成为主流。元朝中晚期以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元代四大家为主,其中又以黄公望为冠。
朱元璋的明朝军队击败浙江境内方国珍的武装,占领浙江全部,设立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明朝时浙江是全国赋税重地之一。此时嘉兴、湖州发展为生丝的主要产地。对外贸易也极其活跃。后来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使得商业文明和重商倾向较明显的浙江备受压制。
清兵入浙后,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为浙江省。由于浙江曾积极抵抗清兵,满清对对江南文人采取高压政策,野蛮的文字狱、明史案即发生于浙江。在浙江发生了很多骇人听闻的惨案。清末英军炮轰定海城,鸦片战争正式爆发,浙江沿海饱受战争摧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除南部温州,浙江大部分全省各地都受严重影响,人口损失惨重。
辛亥革命以前,浙江是革命党活动活跃的地区,浙人章太炎、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等人成立光复会,影响波及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1911年11月,杭州新军起义,时任浙江谘议局议长汤寿潜被推举为首任浙江都督,周承菼为浙军总司令,宣告浙江脱离清廷独立。
浙江从远古到近代的历史是浙江人民的奋斗史,人们不屈不挠为了地方的发展而努力。
浙江博物馆的宝藏实在太多,走马观花只能看个大概,期待下次会有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