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看过一句评语“这辈子最美满的是两件事,上了自己喜欢的大学和上了自己喜欢的人”,后半句且按下不说。对于每个奋战高考的人来说,上自己喜欢的大学或者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例如985,211,都是不会让你太过遗憾的。无论是从父母或是亲戚朋友你都能感受到他们由衷的为你开心。
可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那些落榜却又无可奈何的来说,却又只能接受命运。你说复读?又有几个人能抵抗压力?或许还会考的更差,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来。你说活该?可是落榜的就只是不好好学习好高骛远的吗?也或许是复读了一年又考起了上年同样的学校,有时候,真的是天意弄人。
对更多没有如愿考上心仪大学且志愿失误的人来说,真的悔不当初。本来挺积极向上的人到了大学各种不如意。学校太小,食堂太贵,老师教学质量太差,学校总是通过各种形式提高校园收费等等。从开学来就不断排斥,这个不好,那个不对,每一件事都处处充斥着不如意,觉得这个学校实在是辣鸡。然后总是借口堕落,本来想既然学校不行那我至少可以自己赚钱呀。兼职,费时间还属于廉价劳动力。看多了鸡汤赚钱总想着自己也可以,东凑西借然后摆摊,没坚持多久,告罄,还投入不少钱。
总是麻醉自己,是这个学校不够好,我本来可以上更好的学校,结识更好的朋友,而不用在这个远离城区的三流学校不停打转。总是带着我比这个学校的人都好,我值得更好的学校,这个学校我瞧不上的想法。上课不听讲,作业靠抄,文字全部百度,考试靠作弊,不和同学打好关系,班上人基本不熟,关键时刻找不到同学帮忙,一切规章制度流程都不熟,浑浑噩噩度过最后读书生涯。可是我们明明,我们想要的大学生涯应该是肆意的。而不是现在,上课只为老师要点名,下课吃饭回宿舍玩手机打游戏,一觉醒来已经是晚上八点吃个饭又接着玩手机,循环往复。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不过通常都是混着混着就毕业,然后混着混着就迎接死亡。
不敢在深夜中回想高中,那段努力向上,奋发图强的日子。往事不堪回首,更多是不敢回首,害怕自己的现状,为自己感到羞耻。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名落孙山的不止我们,有人选择继续奋斗,有的人选择接受。但是接受就等于屈服吗?真的有那么差吗?保底的学校不是你曾经千挑万选的吗?身边就没有优秀的人了吗?每年拿助学金的同学常常在课堂与老师同学侃侃而谈,认真做笔记。难道现在自怨自艾的一切都不是因为你懦弱没有直面现实所造成的吗?一事无成,成绩人际关系特长家世能力没有一项拿不出手的你临近毕业是不是也曾十分焦虑?
凭良心而论,我们大部分人不满足自己的现状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不断逃避,不断自我麻醉的那些年除了更加近视又获得了什么?什么都没有,被我们毁掉的那些年,那些虚度的光阴,曾几何时你也向往过。高中心心念念想学的大提琴,攒了几个月买了架廉价琴,找了老师却上了两节课就放在角落里积灰。午夜梦回,我曾想起高中的自己满眼星星向往的对朋友说,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好好学琴使它成为自己的一技之长。往事不敢回首,现在一无所成的我,不断的逃避和懒惰麻痹了我的心。可是,我如果努力我能更好的活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懒惰,是逃避,是无法面对,离想要的自己原来越远。
你嫌弃的,不满意的大学生活,都是自己毁掉的。那些你想要的东西,真的要被一直埋没,我们本应该过得更开心更有价值,为什么最后却选择泯然众人矣?你毁掉的,真的只是大学的四年吗?想想自己为什么不悬崖勒马?挣脱那些束缚你的枷锁?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努力过得精彩一点?太晚?不存在的,当你去地府报到的时候才能算晚。
从现在开始,一切都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