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与一个导演朋友聊天的时候聊到生活阅历和阶段对于电影认知审美的影响。谈几次恋爱之后可能才会觉得王家卫如此的无趣,侯麦与伍迪艾伦或许才是真实的生活。阅片量突破一千之后,才会觉得影院与好莱坞的电影是多么的工业流水线化,多么的无趣。先前可能会因为一个匪夷所思的结局而直呼C语言,居然还可以这么讲故事,对于一个含蓄委婉的隐喻和讽刺也会拍手叫好,但是阅片量的提升,再去看待这一切就会从中发现这一切的模板化。
电影于我而言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对于最开始的电影欣赏会是故事第一,看很多的传记题材类,励志类,此阶段可以说是对于生活之外的故事的一种痴迷,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事,更多的是人类最原始的听故事的本能。故事阶段之后可能会更关注内核,先前可能因为自我经历的匮乏和阅历不够,对于很多故事背后的核心是没有感知的,到了此阶段一个是人生阅历的累积,一个是观影量和对于电影内核的提取能力的提升,会被一些故事的内核所打动。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对于电影艺术的欣赏,不仅仅是将其当作一个观影后请表达作者透过本故事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的这种阶段,可能是对于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一个酷酷的角色,一个很美的长镜头等等。而到了当下阶段对于电影的欣赏更多会是这部作品的诞生的一个背景是如何的?导演想营造出来的东西,如果让我来处理,我该如何去刻画,同时对于电影中核心思想与自身生活会有更多的结合,先前的第二个阶段对于电影内核的思考可能更多的是知道导演表达了什么,而现在更多的是表达的主题与我的生活而言是什么样的存在。
对于四个阶段总结而言也刚刚好应对了自己对于贾樟柯电影的观影之路,开始是看不进去的,太过于粗劣,表演痕迹很欠缺,再到后来刷了一些新浪潮的电影之后,回过头来看贾樟柯又了不一样的认知,当看到初中聚会的同学群里,有的开始卖起了化肥,有的开始卖起了农药,有的开始卖起了猪饲料,有的开始养起了鸡。回想初中时期,还一个个鲜活热血的少年,那个时候感觉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而这一切都像极了贾樟柯的电影里那群朝着驶过的列车呼喊的小镇青年,最终他们没有赶上这趟时代的列车,他们现在对于生活已经是如此的平静,继续着他们父辈一样的生活。想到了最开始看《乡下人的悲歌》时候的感受,觉得自己高考考出来似乎也没有这么难的吗?阶级跨越不是很简单的吗?但是现在想想来看,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从事同样的劳动而已,自己在这里是多么的华而不实,多么的脆弱。在这个环境之中自己是无力的,追赶的都是在这个时代裹挟之下飞驰而过的列车。
贾樟柯的电影里没有给这些人一个看到更多的希望,让他们抓住希望又重新起来的机会,而看到机会和未来前行微弱的光芒的我,是否又能够抓的住,继续向前呢?是否又会对生活保持平静呢?存在主义又是否可以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