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轻轻放在烈士们墓前的那一束束鲜花,寄托的不仅是一缕哀思,更表达了一份坚定的信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将缅怀之情化为奋进之志,把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在新时代的奋进征程中,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回望历史,采撷信仰之光。当巴黎和会中国遭受列强欺凌,青年学生们情绪激昂,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号召大家奋起救国;当敌人侵略我们的国家,“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革命先烈们以坚定的信念在屠刀下坚持真理;在祖国建设的过程中,焦裕禄秉持着“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坚守……烈士们在生死关头的选择,将救亡图存、爱国奉献的信仰融入到生命之中。如今烽火硝烟虽然没有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战斗的号角已然在意识形态的战场上吹响,我们仍要像英烈一样,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对待原则问题寸步不让、在深改考验中主动担当,用行动接续爱国主义精神,以“强国有我”的青春姿态奔赴时代考场,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篇章。
树立情怀,擦亮初心之光。革命战士们条件最艰苦的时候,仍然践行铁一样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将百姓牢牢地护在身后;为支援战场,妇女们以人扛门板,在齐腰深的冰水中搭起一座“火线桥”,使解放军近一个团的兵力得以快速通过奔赴战场,这些无不深深体现出军民同心的鱼水深情。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更要将人民放在心中,深植为民情怀,实实在在地落实“四下基层”“四不两直”工作机制,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立足岗位,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所思,结合工作实际和基层实际,建言献策,大胆创新,融合当地特色优势助力产业发展,以基层服务质效的提升检验自己的工作业绩,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评价筑牢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展望未来,点燃梦想之光。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而国内形势虽然稳步向好,但面临的考验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综合性、全局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在实践担当中锻炼过硬本领,更要努力提升政治素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挖掘无限潜力,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贡献。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参加专题培训班、主体培训班、深化研讨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强化思想淬炼。要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常学常思常做常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理论和方法论,切实为推动祖国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