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业这个赛道上,每一家店铺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最近,某小区附近的老乡鸡推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引流活动——“免费吃”,加好友就可以得到一张 30 元的代金券,没有任何套路,点 30 以内的直接吃,超过 30 补个差价就可以。
这样的引流活动,效果怎么样呢?
▲免费吃活动
活动之前,店员在老乡鸡门口发单,宣传免费吃活动。
活动当天,店门外排队长达 20 多米,顾客至少需等待半个小时才能吃上饭,其火爆程度堪比排队买喜茶。
听到老乡鸡用免费吃来引流的时候,还以为是新开店铺或周年庆之类的活动,但跟店员聊了几句才知道,原来是开了一段时间达不到预期,所以用了免费吃来引流。
那么,引流的效果怎么样呢?
之前和一些餐饮人聊过免费吃的活动,基本做一次就不再做了。
不仅仅是餐饮行业,其他行业亦是如此,比如教培,也有很多机构做过免费课,但做过之后就不再做了,因为转化率太低。
其实,贸然做引流活动很容易变成“自戕”。
人来了,体验之后不喜欢,就没有然后了,没有流量的地方容错率很低,所以,引流需谨慎。
引流活动的基础是流量,源源不断的流量,而这种以小区为客户的门店,流量有限,引流活动大概率是“自戕”。
因为小区附近的店铺需要的是固体思维。
▲引流活动的问题
从营销的角度来分析,老乡鸡这次的引流活动有 4 个问题。
第一,免费不是白吃,而是宣传
免费吃的活动一般宣传为主,其一,用免费吃这个噱头通过多个渠道宣传,而老乡鸡只在门口宣传,是渠道浪费,应该在商场的另一侧增加宣传,或者在周边小区单独宣传。
其二,口碑宣传,会要求用餐人写个点评,或者发个朋友圈、抖音之类的,而老乡鸡没有。
老乡鸡的这次活动,很单纯的引流,没有其他,相当于买流量。
而 30 元买一个流量,与 30 元买一个朋友圈宣传在成本上一样,流量几乎不变,但效果相差甚大。
第二,用错思维
这个活动是典型的流量思维,让客户进来体验,然后再复购。
问题是,这个店已经运营超过 1 个月了,买菜、购物、路过等等,都是可以看到老乡鸡门店的。
为什么到吃饭的时间,大多数人选择其他餐饮店吃呢?
是菜品不喜欢?价格太贵?
菜品有部分重合,价格也差不多,为什么人少呢?
门口的流量是有的,问题出在了转化上,门头和门口的菜单的转化率很低,要考虑的是菜品、价格等问题。
应该多和客人沟通,以及竞品的产品做对比,不断迭代,同时少量引流测试,才能找到问题,才能确定附近的人喜欢的菜品。。
第三,体验
最近几年引流活动很火,因为可以带来大量的流量,但线下引流要慎重。线上引流容错率很高,而线下引流容错率相对较低,因为承载量有限。
排队的人很多,给人很火爆的感觉,但是,老乡鸡是快餐,吃个快餐,排队就要半个多小时,而且是在室外,这个体验本身就有问题。
而在室内打饭后,都是端着餐盘等位置,很多人吐槽,体验很差。
第四,客户群体
老乡鸡属于快餐,菜品偏向上班族和年轻人。
但这个老乡鸡门店周围都是住户,可以有很多种划分,年龄、收入、户口等等。
这里最适合的是户口划分,分为本地人和外地人。外地人到这租房子,白天要上班,晚上回来也很晚,可能在公司附近就吃了。
所以,潜在客户一定是以本地人为主,只有本地人才能做到每天都来老乡鸡吃饭,也只有本地人(老人)和部分女人才能做到每天中午在老乡鸡吃饭。
所以,老乡鸡的菜品应该适应本地人(老人)和女人的口味,可以尝试对本地菜做些改动,以便成为自己的特色。
但是,老乡鸡的品牌决定了以鸡为特色,就需要更多得宣传吃鸡对人(老人)和女人的好处。
比如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肉质鲜嫩易消化,比如鸡汤的滋补功效等等,根据主要客户群的特性,选择针对性的点宣传,再结合一些活动,以此让潜在客户选择老乡鸡。
▲总结
没有持续的流量,就要验证后才能做引流活动,否则容易“自戕”。
老乡鸡的这个店,在小区(有很多租户的小区)附近的门店,应该针对本地的老人和女人宣传、菜品测试、菜品迭代,最后再做引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