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内容|信息是爆炸的,内容是稀缺的,螺狮壳里也是能开道场的

原创: 本叨品牌求生记

ID:bendao221

这是求生记的第27篇文章 


一条新消息

小红书内容与手淘打通

11月27日,手淘开启新一轮内测,商品可实现与小红书内容的打通。商家可以在装修后台装修相关板块,但没有对内容的决定权,呈现内容由算法推荐。

消费者可以在“好物点评团”板块中看到带有小红书logo的点评,点进去后可以查看详情。

不过,这个板块并不是小红书专属,阿里旗下的达人微淘号、商家微淘号、品牌号以及一条、时尚芭莎、什么值得买等合作机构都有可能出现在这里。

淘宝在电商内容化方面已经做了很多了。

曾经让我一眼惊艳但从此相忘于江湖的二楼。

还有淘宝头条、淘宝直播、有好货一系列内容频道。微淘作为首页入口,更是商家和卖家直接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与内容电商化相比,电商内容化推动起来着实有点逆天,淘宝卖家们要么只懂卖货买直通车不懂怎么内容化,要么都已经在微博或者豆瓣平台上建立起了各自的核心用户群,并不依靠淘宝。淘宝着实没有做内容的根基。

这次跟小红书的合作,相当于一步到位,把内容安排了。小红书有用户,有内容,有粘性,淘宝有流量。理想情况,双方合作还能顺便解决小红书的内容电商化问题。

负面影响是,小红书的内容质量必然被稀释。据我观察,小红书上的内容其实已经被稀释了。

消费者们,即将面临升级自己的火眼金睛。


三条老消息

马蜂窝点评内容“搬运门”

10月20日,有自媒体发文章说马蜂窝点评信息造假,大量抄袭同行评论内容。

经过数据分析,在马蜂窝上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平均每个人从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上抄袭搬运了数千条点评,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到马蜂窝官网声称总评数的85%。


后来,好像就没有然后了。马蜂窝回应说点评内容占比小,但也相当于承认了搬运这一事实。


大众点评搬运小红书笔记

7月28日,小红书官方发微博,指责大众点评冒用小红书用户名称账号,批量建立虚假账号,抄袭及搬运用户在小红书发布的原创笔记。

7月29日,大众点评回应:尊重和支持原创内容生产,对于此次事件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我们也已启动专项审查小组,在内部开展自查和自省,举一反三,完善相关流程机制。

大众点评告百度地图

去年8月30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宣判:百度公司需立即停止以不正当的方式使用大众点评网的点评信息,并赔偿经济损失300万元及为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23万元。


事情是这样:在百度地图和百度知道产品中搜索某一商户,页面会显示用户对该商户的评价信息,其中大部分信息都来自于大众点评网,涉及餐饮行业的1055个商户共使用来自于大众点评网的评论信息86,286条,平均每家商户使用81条,且所有评论信息均全文显示并主要位于页面前列。


✎✎✎

把这几件事摆在一起,有点好笑。

还有各种洗稿搬运抄袭之类的我就不提了。

不过,今天咱们不讨论抄袭搬运。

我只是通过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强调一个结论:信息是爆炸的,内容是稀缺的


有些人可能早就有这种感觉。有些人可能觉得这还挺反直觉的,每天消息这么多,看都看不过来。比如昨天著名的吃瓜日,“跟不上瓜”都上了热搜。 

所以,信息和内容有什么区别?

我有一种主观的区分方式,你想主动去获取的就叫做内容,其他都只是信息。

我这里说的内容,不光是点评内容,知识付费,或者是自媒体。具体形式和分类,这话题又大了,下回单聊吧。


当你感觉信息都爆炸了,主动想获取的内容却始终有限,或者难辨真假,甚至根本找不到。爆炸的信息反而提高了用户的筛选成本,甚至打消用户的寻找热情。

 


现在做内容还有机会吗?

严峻的大市场环境要求的确变高了,但永远都有机会。

内容是稀缺的,关键你产出的是不是被人需要的内容。


这两天跟朋友交流,今年好像真的没有爆出过什么风口项目。投资人的钱都攥得紧紧的。

爆雷的项目倒是一个接着一个,P2P,长租公寓,连影视行业都没有逃过大清洗的命运。

该死的都死了,现在活下来的有三种:

真的实力雄厚的;

踏踏实实做用户或实业的;

吊着最后几口气,等着一把融资把局势盘活的。


我觉得这是个好事情。

因为这意味着,守着初始的流量红利,跑完马圈完地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大家都要学着在螺狮壳里开道场了,精细化运营和操作,精准目标人群。认真对待每一个用户,算好每一分支出。

当然,国外嘛,似乎东南亚市场还是有一些流量红利的,但是文化差异让这件事也并没有那么好做。抖音在海外最近发展得不错,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娱乐型短视频内容本身受文化差异影响不大。


你并不需要所有人

看过一些融资方案,动不动说中国10多亿人口,市场如何如何大,所以自己的项目前景如何如何可观。

Hello?清醒一点吧。市场人再多,属于你的目标人群必然只有一部分。给别人画饼也就算了,给自己画饼就真的是够了。


有些人可能恐慌了,放眼望去,每条赛道都有人。

如果万一发现一条没人的,等等,冷静一下先,看看这条赛道中间是不是有个巨坑里头躺着无数尸体。


就看国内的话,中国这么多人,人群这么复杂。

一部分无法理解的拼多多和快手照样在他们的世界里活得很好。

已经整整经历了一个起落轮回的区块链,我的一部分朋友压根不知道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最近有个男人跟初音未来正式举办了一场婚礼。这是有些人永远也不可能懂的世界。

还有,咸粽子党永远无法理解甜粽子党。


只需要有一群人懂你就够了。

你永远只能占据这个市场的一部分。

能做成微信这种全民产品的公司不多,你有这种野心,我也不好拦着你。


研究用户是最根本的。



举几个异军突起的例子吧:

今年看似饱和的视频市场冒出来的华农兄弟,土味却真诚满满。

网友青山不移说:

超级羡慕华农兄弟的生活,养两只田园犬、一只大肥橘、一大群鸡鸭鹅或者竹鼠,看着它们慢慢长大。

春天播种,摘金银花。夏天去抓虾摸鱼,采蘑菇,傍晚在院子里乘凉,吃用泉水冰镇过的西瓜。秋天摘栗子和各种好吃的野果。冬天挖洋姜,铲雪,晒太阳,吃火锅。

我跟你们说,被他们夸漂亮,很恐怖!!

那意味着:你可能要被吃了。


脑洞大开的Doughboys:

Mike Mitchell和Mick Wiger这一对美国兄弟,2015年开了一档音频节目,专门点评连锁餐厅。

脑洞大开有没有?我反正挺难想象这么一档节目能说什么。

根据以前看到的数据毛估了一下,他们一个月光打赏收入就超过三万美金。


小众爱好的群体大多是铁杆

Ben是个德国大叔,专门做这种迷你模型,把过程拍成视频。他的账号总共也就六千多个粉丝,每个月光粉丝打赏就有六千多美金。

三个例子,就这样吧,over。


   

你也许有兴趣

Hi,你最近脱发了吗?我可能发现了一个商机

不要小看老大哥!@微博 的骚气打开方式

粉丝个站对明星及其经纪公司的价值是什么?

Shopify教你每天从竞争对手手里偷1个客户

运营干预和用户自增长,趣头条们选了前者,你呢?

慢性中毒,这些年被刷单和虚荣指标支配的恐惧

等等,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内容营销第一人?

每天叫醒我们的

不是闹钟

是求生欲啊


作者:本叨

微信公众号:本叨品牌求生记

ID:bendao221

关注公司/个人从0到1,品牌/增长大小事,对海外Marketing感兴趣,研究国外优秀案例较多,崇尚试验精神,解决问题靠的是思路,没有定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