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确定对“讨好”这个主题进行探索时,我原打算是探究我以往的恋爱模式中,自己总是有讨好的成分,但真正坐在沙盘前开始冥想,与父亲的互动关系却越来越清晰。
所以第一个想要放置的沙具就是父亲的形象,只是在选择时人物沙具中找不到与他相对应的,徘徊了好久,直到看到一个白色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摩西像》。
父亲是一位美术教师,小时候去家里书房或学校画室经常见各种各样的石膏像,看到这个就能联想起他,所以就选了摩西像来表示。
第二轮里边选了个小男孩,代表我自己,放在了雕塑对面,两项相对,比例也协调,很能表现出我跟父亲的关系。
不同于对姐姐们的宠爱,从小父亲对我的管教是有些严厉的,而我又是个比较淘气的孩子,经常惹事。如果没有事情发生的话,大多时候他也是面无表情、或者 略微沉思,真正对着我笑的几率好像很少。所以大多时候与他相处时,我都是小心翼翼,并且习得一个技能,能从他眉宇间的丝毫变化,判断出他现在是什么心情。也就是察言观色。
这种关系后来得到了改善,是家里出了一次事故,父亲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还给我留了遗书。信中写到他对我严厉是因为我小时候很聪明,却又淘气,怕我走上歪路。他对我的期待很高,心里是爱我的,还嘱咐我照看好母亲和姐姐。
第三轮我选择了一条小狗,放在小男孩身边。儿时我并不缺玩伴,有三五个小伙伴天天泡在一起。但内心深处,总感觉自己并不合群,跟他们在一块时有的事情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但为了合群,也配合。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一次为首的老大带领大家掏了麻雀窝,刚会飞的小麻雀栓起来玩,不会飞的一个个摔死,因为没用。我很不忍心,但所有人都在做,也就没阻拦,怕被人认为胆子小、懦弱。这也是一种讨好吧。
小时候另一个重要的玩伴是一条狗,带有狼犬血统的杂交,从小开始养,长大之后立起来两个前脚能搭在我的肩膀上。相对来说跟它相处我更舒心,它很喜欢跟我玩,不会因为我哪点做不到就离开我,也不会嘲笑我内心的善良与敏感。我不用刻意讨好,它是我安全感的一个来源。
在这三者的关系达成后,我的关注点就一直在这上面。其他人摆的沙具,之间的互动与冲突,我都没什么感触。就好像这些年外部环境各种变化,我跟父亲的链接一直都在。
后边班长把雕塑移走,我并没有太过不舒服,只是觉得这正好是一个契机,让这种模式有个改变。只是她把雕塑移到了房子背后,我有些不适。父亲一生爱好书法绘画,属于文艺青年,年轻时穿风衣戴墨镜,各处穷游写生。这些年因为家庭束缚,牺牲自己的理想爱好,但本心并没有改变。
他曾经说过,等我们姐弟安顿好了,自己退休后,想要去中央美术学院继续进修自己的专业。所以他如果脱离了家庭束缚的话,一定会寄情山水,而不会待在闹市。所以第四轮我把雕塑移到了山上。之后又有人在沙盘里移来移去,我也不再插手了,他本是个豁达的人,也喜欢体验各处风情。
第五轮我把孩子移到了船上,与父亲分开后,孩子踏上自己的征程,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星辰大海。如同这几年,我上学工作在外,打拼自己的生活,一年难得回家几次。
最后一轮我把狗也带上,其实是带上了来自自我的安全感。儿时的那份链接已经内化,我不再会怕被人孤立而曲意迎合,沟通交友也是凭缘分与心性,倒是汇聚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友人。
这次团体沙游,我最大的改变就是有了明确的自我像,并且完全按照自己的主题故事选择放置沙具。在前两次都是开辟一个格局后,就不怎么参与了,仅仅是配合着一些点缀。我一直焦虑自己防御机制太强、太过理性,自我成长无从下手。现在终于开始深入探索、自我觉察了,这正是我所追求的。
后续的讨论,讨好的边界我认为,在关系互动中,只要是违背自己心意的,因为考虑到对方,原本想做的事情不做了,或者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做出来了,都属于讨好。
而讨好的来源与机制,本质上我认为是一种交易。其实讨好者本人对被讨好者是有所期待的,而讨好,只是讨好者的筹码。我不认为讨好者与被讨好者就一定不平等,一定是谁高谁低、孰强孰弱。
如果一对夫妻吵架了,冷战了几天都没说话,一天丈夫下班之后先去了趟花店,买了一束鲜花,并回家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等待妻子下班。那这算不算讨好,他们又孰强孰弱呢。
也许妻子回来会娇羞地说一声:死鬼,少来这套!然后美滋滋地吃完饭,开开心心洗碗去了。也许会得势不饶人,非要再跟丈夫说出来个子丑寅某,结果双方又吵了一架。
生活里可能处处都有讨好在发生,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讨好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只是一种关系互动模式。
而我们应该更关注的是关系人本身,缺乏自我感、自卑、缺少能量的人可能会放低姿态,习惯用讨好的模式与人互动,让自己受伤。其实伤害他的并不是讨好,而是他当前的状态。
本次主题沙游,整个流程下来都很成功。邵薇前期规则设置明确,过程中对参与人员的状态观察细致入微,我很佩服。想提的一点建议是,开始的冥想环节能否设置一些相应的引导语,引导大家往沙游主题方向冥想,因为我前期脑子就有点混乱,冥想结束才回到“讨好”这个意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