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爸爸妈妈们为了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经常会买各种各样的书籍回来,但不是拥有了就能喜欢。为了让孩子真正地喜欢上阅读,现在的家长越来越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亲子阅读可以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进行有益的正面引导,但适合亲子阅读的书籍也是至关重要的。与孩子进行一次亲密的亲子阅读,不仅是享受天伦之乐,还是和孩子进行精神和心灵沟通的过程!今天给大家推荐16本适合亲子阅读的书籍,希望大家喜欢。
1、《天池》 中国孩子应该看中国故事书
总觉得中国的孩子还是应该 看中国比较好的东西,内心会有归属感。我觉得还是应该给孩子们看古老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包括希腊童话、格林童话或是自己的故事,民间传说和神话里还是有当代创作者所不能企及的部分,因为它是最古老的人间的智慧。
2、《大黑狗》 代表了内心的恐惧
我重点介绍一下《大黑狗》,一家人看到一只狗,从父亲开始,说这个狗有多么多么大,越说越大,最后说成特别巨大的狗。大家都害怕,只有家里最小的小孩说“我不怕”,这个孩子出去唱了一首歌,于是黑狗被驯服、变小了。这是人类驯服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孩子不断成长、找到自信的过程。这只大黑狗不像大家形容的那么大,只是人们内心认为它很大,如果你内心有恐惧,那么恐惧会越来越大;如果你内心是自信的,那么一切危险都不是问题。
3、《凯迪和一场很大的雪》
怀念抱着孩子一遍遍读书的时光,这本书很直观,故事性也很好。比如在体现55马力的时候,作者画了55匹马,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另外书里面的这个蒸汽挖土机很有责任心,它帮助了无数人。而且作者李·伯顿在页码上都标注了东南西北,还有挖土机走路的轨迹,最后所有的轨迹就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地图。
4、《真正的陪伴》
对父亲身份的骄傲孩子们小时候都爱好冒险,作为家长需要引导他,观察他。包含了对孩子的疼爱,也是对作者孩子的父亲身份的骄傲。
5、《妈妈,为什么?》
封底眺望远方的妈妈最打动我这本书的文字来自日本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文字很简单,里面充满了童趣,贯穿了人生的很多阶段。下大雨的时候,妈妈和三只小兔子在树林里躲雨,外边即使下雨了,它们也觉得很安全,很安心。天晴了,小兔子会和妈妈出去,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妈妈跑来跑去,特别小的孩子黏着妈妈,时不时过来亲一下,就像我们自身的体验一样。它们问了很多的问题,终于有一天它们开始寻求自己的梦想,去远行,最终看到了没有边际的大海,它们在海边欢呼跳舞,觉得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在它们的世界里奔跑和玩耍,拥有了自己幸福的生活。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其实是封底的这张画。最后这幅图是同样的下雨天,只有妈妈一个人在看远方,站在大树桩上很寂寞地想着她的孩子。
6、《从窗外送来的礼物》
将生活里的差错变成惊喜五味太郎的书《从窗外送来的礼物》,我特别喜欢这本书,故事讲圣诞老人送礼物,隔着窗户他以为看到的是猫,给它小猫的礼物,翻一页才知道,其实它只是穿小猫T恤的猪。很多这样的送错礼物的情景,从视觉上形成一种小魔术。五味太郎把生活的小惊喜和小差异体现得很极致,我觉得他是特别热爱生活、无法长大的人,所以才会做这些事情。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着生活上的糟糕或不如意,能有一个孩子的心态,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无趣的东西串起来,这会很好玩,是给孩子的很好礼物。
7、《我是谁?我的爱》
在绘本中学会爱。书开头出现的是个奇怪的动物,长着猪一样的脑袋,奇怪的毛,不断去旅行,碰见太太、小孩,不断被问“你是谁?”“你是猫吗?”渐渐地,他变得愤怒失望,他走啊走啊,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说:“哎,我好喜欢你的毛啊”,他转过来说:“你知道我是谁吗?”它说:“你是我的爱!”我觉得,孩子看这本书会获得巨大的心理力量。
8、《五个丑家伙》
相信自己并且去做。书里讲的五个丑家伙,特别晦暗、人生无望,但是他们却想开一场音乐会,开始没有人来,但是他们还是去准备这个事情,不管有没有人来。刚开始他们很紧张,后来说不管怎么样我们自己先乐呵吧,朋友们听到这个音乐声就全来了,由此它们获得了一种认可和成功。我想说的是,作为父母,在生活中不是全能的,在事业中也不是全能的,会经常觉得沮丧,但就像我们办活动,可能没有人回应,但你自己相信并且很开心地去做,即使只有三两个人,这件事也会实现的。
9、《洋葱头历险记》
容得下狗熊,容得下洋葱《洋葱头历险记》作者是已故的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贾里·罗大里。罗大爷生活的年代,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反帝反封建的年代,因此他的很多作品带有讽刺意味,故事情节的设置也以此为目的,与今天儿童故事多以儿童的视角看待世界有所不同。 这本书是个冒险故事,其中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打来打去,洋葱头和其中一个狗熊见面了,狗熊千方百计想把他的小伙伴吃掉,因为他的小伙伴都是水果、蔬菜。这时,洋葱头说:“在这个世界上,大家都可以做朋友。地球上容得下大家,容得下狗熊,容得下洋葱。”通过这样一句话,一下子把敌对关系化解了。
10、《孟子》
让孩子从内心明亮起来。陪孩子读中国传统的典籍,中国的每一个文字都是有生命的,我觉得爸爸妈妈需要注重带孩子感受每个字的生命结构,教孩子并不在于让孩子读多少书,而是让他们打开内心的镜子,把它擦亮了才能观察周围的世界。在《孟子》里,孟子讲的是心性之学,从自己内在出发,只有自己坚定光明,才能站住稳住,才能应对所有的迷惑和挑战。教孩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从内心明亮起来。
11、“希腊三部曲”
读出肆意妄为的童年。这套书名为“希腊三部曲”:《追逐阳光之岛》、《桃金娘森林宝藏》、《众神的花园》。小达雷尔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老大是文学爱好者,特别酷,二哥满嘴脏字,常去森林打猎,三姐是花痴,小达雷尔去勇闯世界的时候,三姐毫无怨言地帮他照顾动物。它满足了独生子女潜意识里对兄弟姐妹的向往,其实我们向往的不是正常的哥哥姐姐,而是不正常的哥哥姐姐。 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很少体验到肆意妄为的童年,这本书里能感受到那种肆意妄为,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森林里游荡,与动植物为伍。孩子这样长大,他会成为对世界有爱的人。
12、《小金鱼逃走了》
给孩子更多留白。我推荐这本五味太郎的《小金鱼逃走了》,它的色彩非常丰富,会让孩子对颜色的认知更敏感。我的感受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学幼儿简笔画,会禁锢小孩的思想,他会以为书和车就是那个样子。 其实当代人很需要独处,小孩子的绘本实现了这个功能。所以绘本不必填得太满,而是有更多留白,让小孩自己去发现和填充。
13、《田鼠阿佛》
阿佛你是个诗人吗?
田鼠们收集各种各样的东西准备过冬,阿佛却坐在一旁,并且告诉大家,他也在工作。冬天田鼠们把食物吃光之后,问阿佛收集的东西在哪里。阿佛说你们闭上眼睛,它开始描述阳光和每个季节的颜色,田鼠们都感到了温暖,开始想念它们在春天、夏天、秋天的故事…… 每当念到这一段,我都觉得像诗一样——最后田鼠们说:“哇,阿佛你真棒,你是个诗人吗?”阿佛红着脸说:“是的,我是。”
14、《好大好大一棵树》
恐惧只来自你的内心《好大好大一棵树》书里有很多“欢乐派”,真正走进了小朋友的内心世界。在故事的最后,历经多重困难,小女孩伊波尔内心变得强大,大怪兽对她说:“我可不怕你这个小家伙!”伊波尔回答:“我也不怕我自己。”我翻译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很奇怪,后来慢慢品出它的意味,怪兽其实是内心的恐惧,而恐惧只是出于自己的内心,内心没有了恐惧,就什么都不怕了。
15、《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
用方言讲童谣,我想推荐《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老师给孩子们讲古诗词的时候,经常穿插中国最美的童话故事,会引起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很多时候,我也会用多种方言来给我的侄子侄女们讲故事,包括读唐诗宋词也是这样。用不同的方言和调子读童谣,孩子们会非常喜欢。比如我用快板给他们讲“两只老鼠胆子大
16、《动物动物捉迷藏》、《点点点》
可以用来“玩”的书。分享一个绘本,叫《动物动物捉迷藏》。这本书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会非常喜欢,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趣味性强。绘本最开始出现了一只狮子,除了帮助孩子认知这个狮子叫什么、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有什么样的形态,还有更多其他的信息。这样的绘本情节性不强,但它的互动性和游戏性很强,还有能让孩子猜测的部分。”这个故事,两岁多的孩子听到会咯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