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周零一天,有关27棵小青竹,我有太多的故事想要描述,每一天都可以发生很多个不同的小故事,但我从未想要提笔写一写,有关小青竹的故事。
因为我要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在数学课程本身的故事中。
可是,今天发生了一件我不得不提笔写一些东西的故事,或者用“遭遇”一词更不错。
从讲绝对值开始,我就在反复强调改错,每天督促着每一棵小青竹给作业改错,甚至放慢速度,只为让他们能把绝对值这一类题型的格式全部掌握,更深层的含义是让他们感知“数学是一门严谨有序的学科”,在这些步骤中体现着因为所以关系,有始有终,有因有果。数学改错中更是容不得一点马虎,我知道他们很浮躁,总认为“差不多”就行了,可这次差一点,下次差一点,我很难想象三年后他们是否会差一座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数学就是这样,这些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前期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地养成。
今天又剩四位同学改到最后,昶成,瑞渊,佳豪,还有今天这场我不得不提的“遭遇”的主角——杨进宇。
为了不影响晚上值日生们打扫卫生,我让他们到办公室改错。值日生们着急,改错的他们也着急,杨进宇动作本来就慢,前面值日生催得紧,我在后面跟得急,所以他就爆发了。(这是我自己分析的原因,具体原因经过多番沟通仍未可知)他把练习册一摔,凳子直直搬上来往桌子上一撂,狠狠地拿起杯子,捡起练习册,气冲冲地冲出教室,打开活动室门(里面牛老师在打电话),看看办公室的明灯人声,他就像无头的苍蝇般不知所措,最终直接盘腿坐下,趴下头放声痛哭(声音依然如蚊子般微弱)。
印象里就没听到过杨进宇的声音,想起这周末昶成一脸兴奋的与我分享:“我的人生圆满了,杨进宇竟然跟我说话了,还说了那么多,还笑了!”我们全班人一起为杨进宇的改变喝彩祝福(毕竟他上周整整哭了一周,谁也不理,睡觉时把自己从头到脚包得严严实实,还用毛巾把脸捂住)。
我很严肃地告诉杨进宇:“杨进宇,你哭完后,我希望你能擦干眼泪,自己站起来,不就改个错吗?这能难倒你!”
他并没有让自己情绪持续太久,站起来后我就打开他的练习册,准备告诉他哪里需要改,改完就可以回宿舍了。就在我伸手示意他离得近一些时,他竟然全身发抖,往后退缩着,我靠近一点他明显退一大截。我当时就很郁闷,我竟然让杨进宇害怕到这种地步吗?然而我不能表现出来,只能一边安慰他没事一边保持一小段他能接受的距离跟他说了错题情况。他很聪明,我一提点,他立马就懂并且改过来,没一会就改完了。
哦,在他起来的时候,他流鼻血了。所以我到现在还在想着这副画面:杨进宇双手缩在胸前,手背星星点点的血点,两眼挂着泪珠,眼睛里还透露着胆怯的目光,看着我,鼻子塞着被血浸润的卫生纸,一边发抖一边往后退,离我远一点,离我再远一点……
这一场遭遇,让我第一个教师节难以忘怀。
杨进宇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很悲伤的故事,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塑造了现在这个惧怕外界改变,非常没有安全感,不愿与外界交流的杨进宇。
我很心疼,他的遭遇。
同时我也很庆幸,这一场遭遇。
谜底终将解开,为人师者,我是否可以点亮他生命这段灯光呢?